【金山银山,看看平山】红色平山,对党忠诚代代传(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平山支前民谣》,相信大家耳熟能详,时隔70多年,当我们再次唱起这首平山民歌,依然让人感动。
观音堂乡下盘松村妇救会主任戎冠秀,被八路军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戎妈妈”。战争年代,她带头送子参军,组织妇女做军鞋,搞生产,支援前线,救护伤员,1944年2月,在晋察冀边区群英会上被评为北岳区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荣誉称号,曾出席“开国大典”,多次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叫儿打东洋”。当年著名战地记者沙飞以此为题,拍下了平山县南庄村刘汉兴父母送子参军的感人场面。这幅照片现保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在抗日战争中,平山人民父子一起参军、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故事层出不穷,许多村庄的青壮年男子成班、成排,甚至成连地参加八路军,大部分村庄几乎家家是军属,户户皆光荣。“秋风告别了这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这是1942年,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在平山两界峰村创作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就发生在距平山两界峰不远的南滚龙沟村,王二小原型阎富华,在家排行老二。在一次反扫荡中,王二小为掩护晋察冀日报社转移,被鬼子残忍杀害。
在平山这块光荣的土地上,一批我们耳熟能详的文艺大家也曾在这里战斗生活。抗战时期,贺敬之、何其芳、周而复、丁玲、孙犁等文化名人,还有歌曲《歌唱祖国》作者王莘,以及陈强、田华等著名演员,都来到平山县,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传世力作。音乐家牧虹和卢肃在平山县东黄泥创作了小歌剧《团结就是力量》,主题曲飞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后来由大部分平山儿女组成的文艺团体铁血剧社,随着天津解放进入天津,成为天津歌舞剧院、天津话剧院的前身和主体。1939年,著名作家魏巍从延安来到平山县蛟潭庄,创作了长诗《滹沱河》,一诗成名。后来在抗美援朝时,魏巍写出了感动几代人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抗战期间,音乐家牧虹和卢肃在平山县东黄泥创作了小歌剧《团结就是力量》,主题曲飞遍大江南北。这些作品激励着抗战军民的精神斗志,很多战士都是唱着这些歌曲,吟着这些诗作奔赴抗日前线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