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王兴东:我创作《建国大业》《辛亥革命》等电影剧本的往事(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我在山阴路住了半个月,为了加深对曾联松的了解和理解,我又飞到广东珠海与他的长子曾一冲谈了三天三夜。
1949年7月,曾联松看到了人民政协筹备会发表征集国旗、国歌、国徽的启事,稿件截止日期为8月20日。当时曾联松33岁,是上海现代经济杂志社的编辑,他怀着对新中国的感情,也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精心设计了五星红旗:大星代表共产党,中间他还画了镰刀和斧头,四个小星分别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他把这个图案寄给政协筹备会。在2992幅国旗图案中,有朱德、郭沫若、吴玉章、艾青等名人的设计稿。第一届政协会议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委员们的意见,最后选定了曾联松的图案。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正式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曾联松先生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38年在学生运动中加入中共地下党,后来因国民党实施白色恐怖,组织上让他转移。于是,他离开重庆投奔新四军。皖南事变发生后,他回到浙江老家瑞安中学当教师,从此脱离党组织。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到上海现代经济杂志社做职员,后来加入上海供销社,任科长,后转到日杂公司任副经理。脱党一事成为他文化大革命中难以说清的历史问题,由于他对共产党信念不渝,终于在1985年重新入党,时年已是68岁。他曾任政协上海市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常委。他的故事在平凡中潜伏着曲折,他的性格鲜明而有魅力。
一个道具可以演绎出一部好戏,由一面国旗作为一部电影的核心道具,那将会结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有国家的命运和曾联松的命运,有人的历史和旗的历史。我在上海日杂公司采访时,很多人回忆起曾联松的重新入党,都眼含热泪深情地说:“总算叶落归根了!”他妻子项佩瑜向我介绍,当年曾联松躲在阁楼上,几天不下楼,也不知道他在搞什么!后来,当接到通知时,才知道他在阁楼上是设计国旗。这次采访令我找到了支撑曾联松一生的力量,他把情感都熔铸在这面旗里,这面旗又成了他终身追求的信仰。找到了这个人物的内心灵魂,就有了结构故事的钥匙。
我还有幸访问了参加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雷洁琼同志。她向我讲述了当时选择国旗的情况:新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做出《国旗图案参考资料》的选编印制,入选国旗图案共38幅,让代表发表意见,投票选择,作者的名字都是隐去的,让大家坦率地发表意见。开始大家并没有选择五星红旗,多数代表都同意红旗中间划有一条黄杠的设计方案,黄杠代表黄河———母亲河。后来有人反对,经过民主协商讨论,才确定了五星红旗。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