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晋城!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大型采访特刊(11)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以人为本是这个小城的本色
“一巨砥基筑城台,三面水绕门南开。脉气造就多奇景,风华荟萃出人才。”
登上砥洎城最高点——祖师阁,张安明朗诵了这样一首诗。老人告诉采访团,他小时候经常来祖师阁玩耍,当时这首诗就挂在祖师阁里,说的是城内文风鼎盛,出了不少人才,仅明清时期,就出了5个进士、13个举人。当然除了这首诗,祖师阁内还供奉着精通三教诸子百家的菩提老祖,还挂有很多名人字画。只是现在,这里空空荡荡,菩提老祖造像以及诗文字画都不见踪影。
“没了,都被毁了,就连现在的庙宇也是后来重新修建的。”张安明不无遗憾地说。砥洎城历来重视教育,但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村里没学校,孩子们没读书的地方,于是就把当时最高的建筑祖师阁拆了,“那时候,大家文物保护意识不强,但建设劲头十足,城内最好的古建基本都被拆了,拆下来的砖就用来建学校、修医院。而造像字画,在‘文革’时期被当作‘四旧’毁掉了。”
离祖师阁不远处,有一个平台,平台上卧着两只镇河铁牛。这两只镇河铁牛是2017年重铸的,关于镇河铁牛还有一个传说。
明崇祯年间的陕西巡抚张椿是砥洎城人,因父亲亡故,张椿在家丁忧时,绕城而过的沁河突发洪水,在砥洎城外起了“蛟”。过去迷信的说法,“起蛟”是有蛟龙在作怪,洪水在一个地方像叠罗汉一样垂直地往高堆叠,直到把既定目标淹没。那年起“蛟”时,砥洎城内百姓把镇河铁牛推下沁河也无济于事,于是,张椿站在城墙上对着河里的“蛟”说:如果不能守护家乡平安,我宁可不要这乌纱!说罢,便将乌纱帽向水中掷去。说也怪,张椿的乌纱帽落到水中的一刹那,那“蛟”便应声而落了。
“以人为本,百姓利益高于一切!砥洎城内自古就认同这个道理。”张安明说,直到现在,古城复建也充满人情味。过去坑坑洼洼的路铺平了,家家户户用上了冲水厕所,村里新修了幼儿园和小学,还有专门的保洁员负责打扫街道卫生,砥洎城如今更美了。
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这里是一个集古民居与军事防守为一体的小城。从防御上讲,有三面环水、坩埚墙、口袋巷、院院相通四道防御体系。”张安明说,从生活上讲,这个不大的小城内,巧妙地建有70多座院落。后来,一些老宅子被拆除或者自然坍塌,村民盖起了红砖房,砥洎城内显得萧条而混乱,就连张安明自己,也因为旧宅光线不好、小城交通不便,在1986年从城内搬到了城外。
1997年,时任润城村生产队队长的张安明接待了山西电视台前来砥洎城拍摄节目的一行人,了解到自己的家乡有如此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他开始重视古城保护。为了扩大家乡的知名度,张安明一边当义务导游,一边加强对砥洎城的研究。2000年,他开始为小城申遗。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找到了有关砥洎城的史料记载,并且托人翻译成英文。虽然申遗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2004年,申报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启动,张安明等人花费3个月,整理出文字、图片等各种相关资料,在当地文物部门的支持下,开始申请“国保”。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砥洎城成功申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