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地标巡礼】记录巾帼传奇弘扬民族精神(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纪念馆内乌兰塑像
乌兰1922年出生在朝阳市大凌河畔嘎岔村一个蒙古族家庭,原名宝力格(意为泉水)。宝力格从小就与家人骑马驰骋在草原上。
1931年,9岁的宝力格与家人迁居北平,接触到了先进思想,13岁即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7年3月,15岁的宝力格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担任地下交通员,后成为爆破小组重要成员。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宝力格和爆破小组成员相继实施多次爆破活动,常常是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提包里掏出只有肥皂盒大小的定时炸弹,塞到柜台缝或者角落里,成功炸毁日寇的田野洋行、中原公司、桥梁和铁路,甚至是满载军用物资的日寇船只,把日本侵略者炸得胆战心惊,焦头烂额。
1938年7月,党组织安排宝力格和战友林兰暂避天津,又辗转到武汉、西安。之后,她们徒步400多公里到达洛川根据地,进入抗日大学分校学习。期间宝力格改名“乌兰”,蒙语意为“红色”。次年乌兰抵达延安,加入共产党后,被派到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任地下交通员,以给牧主放牧为掩护,搜集敌占区的政治经济情报。一年后,乌兰调至蒙古族独立旅,1941年又到西北局民族问题研究室工作。在此期间,乌兰结识了克力更,并于1942年元旦,与克力更在延安青年俱乐部举行了婚礼。
(二)
抗战胜利后,朝阳、阜新、义县一带匪患猖獗。乌兰和一些同志受党派遣,赶回内蒙古及辽西地区建党、建军、建政。
1946年3月,乌兰在热辽地区(热河和辽宁)的蒙古族武装队工作,阻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同时开展革命运动,在敖汉旗小河沿,她组织召开了蒙民武工队17人全体会议,宣布成立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后改为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卓索图盟纵队第十一支队,并任政委。
1946年5月3日,乌兰所率的蒙民第十一支队与国民党十三军十二师十二团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并取得胜利;同年,生擒北票恶贯满盈的土匪头子“打一面”,并将其武装匪帮全部清剿;仍在同年,乌兰还以套马杆活捉反动组织“大刀会”匪首王子明;1947年冬,乌兰发动莲花山剿匪战斗,歼灭200多人的匪帮。为表彰乌兰的战功,时任第四野战军政委罗荣桓曾赠送乌兰冲锋枪一支。
在这一时期,乌兰腰掖双枪,骑一匹青色战马,穿着紫红色长袍,驰骋在千里草原上,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形象不断被传诵。久而久之,蒙古族同胞都知道了这个会骑马打枪、文武兼备的女子,大家都管她叫“青马双枪红司令”。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