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镰啦!还记得那年“风吹麦浪”吗?(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麦收时节到了。早晨,是割麦子的最佳时间,天不热,乘凉快,多干活,大家往地边一站,队长先往前迈一步,也不说话,刷刷就割起麦子来,村民纷纷跟上,每人站好自己的麦垄,一字排开,挥舞镰刀,左手揽麦,右手下镰,弯下身子,一路向前,镰到麦倒,随手放下,往前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麦子,微风吹来,随风荡漾,一片金黄,往后看是一片片被割了的麦地,一片丰收的景象。
割麦子可没有诗情画意,那是真要出大力,流大汗的。割着割着,天就大亮了,毒辣辣的太阳当头照着,人们头上的草帽难以抵挡酷暑的阳光,脸上的汗水不停的落下,毛巾不一会就擦湿了,湿了干,干了又湿,一直是汗津津的,脸上、身上、全身不停的蒸发着汗水,仿佛要把一年的汗水都在这几天流完,真是血肉之身与大自然的大比拼。哪里像现在,村民再也不用在烈日下一镰刀一镰刀地割麦子,除了个别小块地,都是机械专业队收麦子了,不知不觉三夏就过去了,不可同日而语了。
麦收时节,人们的劳动强度很大,从早晨到天黑,除中午休息个把小时外,我算了一下,平均每天怎么也得十多个小时以上,三夏酷暑,生产条件恶劣,再说人的体力毕竟是有限的,割不了多长时间,社员们就累得腰酸腿困,人困马乏,几天过去皮肤被晒得变黑发紫,手上磨得都是血泡。割麦时间长了,站也站不起来,坐又坐不下去,挥舞出去的镰刀也没有开初时的锋利了,但人们没有一点退缩的意思,他们知道这些小麦就是三个月的口粮,是一年的细粮,再苦再累也要咬着牙把麦子按时收回来,这是毫不质疑的。那时候生活条件很差,干一天活,吃的也是粗粮窝头,在小麦下来之前,有些村民都有些断粮了,得从生产队里借粮度日,只是大家都习惯了,彼此都一样,不觉得苦罢了。
麦子拉到场里,场里早做好了打麦的准备,也叫脱粒,每个生产队里都有自己较为固定的比较平整的场地,主要是夏季小麦打场,秋季玉米、谷子、豆类作物脱粒用,现在没有场这个概念和场所了,社员们收获的庄稼直接脱粒拉到家了。那时候,在场里的是一些有丰富经验的脱粒扬场把式,麦子拉回来后,就都散摊到了场上,就像摊大饼一样,用牲畜拉着碾滚子在边上碾轧,碾轧的目的是让小麦脱粒,那是原始的脱粒办法。碾滚子碾轧了一遍又一遍,一轧就是多半个下午。轧了之后,用木杈再把麦秸秆杈出去,把麦粒和麦稞子留下,这就该扬场了。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