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奋斗者”号再探万米深海,制造一个深潜器到底有多难?(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迪里亚斯特号(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另一台则是 1964 年服役的美国"阿尔文号"。它的下潜深度 4500 米虽然不到迪里亚斯特号的一半,但它在接近 40 年的服役时间中下潜了 4000 多次,是深潜器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再加上 4500 这个下潜深度其实已经足够探索全球绝大部分的深海区域,故而在深海探测领域它居功甚伟。

中国“奋斗者”号再探万米深海,制造一个深潜器到底有多难?


阿尔文号潜艇(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此外,美国 "深海挑战者"号、日本"深海 6500 "号、俄罗斯"和平一号"、法国"鹦鹉螺"号载人深潜器也是深潜器家族中赫赫有名的成员。当然,我们不会忘记中国的"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在这里插一个有关于 "蛟龙号"的小知识点,蛟龙的最大下潜深度是 7062 米,这个深度足以让它探索全球海洋的 99.8% 的区域,而这次下潜的"奋斗者号",它的目标就是那仅剩的 0.2%。

中国“奋斗者”号再探万米深海,制造一个深潜器到底有多难?


"鹦鹉螺号" 载人深潜器(图片来源:亥姆霍兹海洋研究所)
04 深潜器,真的不是你想造就能造
仔细一看上面拥有深潜器的国家名单就会发现,深潜器家族虽然看上去欣欣向荣,许多国家都参与到深海科研项目当中,但是能制造深潜器的,迄今为止还是那寥寥数个科技大国。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人类在 1960 年就已经制造出了能够深入到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潜水器,为什么 60 年过去了,能制造深潜器的国家还是只有美、法、俄、日、中等寥寥几个国家呢?制造一台深潜器的技术门槛究竟在哪儿?
其实,深潜器制造就像航天工程,是一个由多种工业部门协同合作才能成行的"大项目"。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1. 抛掉与母船连接的粗笨"辫子"。要潜到几千米深的水下,像巴顿那样的构造简单的"金属球"是万万不够的。它的体积太过狭小,没法容纳更多的空气,下潜时间十分有限;只能由钢索牵引上浮与下沉,活动范围受限于母船以及钢索长度不说,随着钢索的不断加长,钢索断裂的风险也会随着深度增加而飞速上升。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