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爱尔兰文学:转型中的新繁荣(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电影《冥王星早餐》海报 资料图片
新的时代呼吁着新的文化表达。爱尔兰文学在1990年后加速繁荣,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阶段。大批小说家迅速崛起,小说文类成为代表性的文类,长短篇小说的创作十分兴盛,诗歌和戏剧也继续延续着骄人的成绩。爱尔兰文坛新人辈出,佳作不断,频频斩获布克奖、科斯塔奖等英语文学大奖,在艺术性和流行度上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
新一代作家普遍有着强烈的除旧布新意识,他们很多人接受过正规的学院派文学写作或者文学评论的教育,在作品中体现出与前辈不同的关注点和视野范围。爱尔兰文艺复兴的文化遗产被一些作家当作一种禁锢性的限制力量加以批判和清除。
三、源自乔伊斯——创新的文学表达
新的探索首先体现在对于新语言、新形式的实验精神上。乔伊斯这个文学父亲,在实质上影响着当代作家的语言实验和形式创新。自乔伊斯之后,英语文学已经很难找到完全纯粹的现实主义作品,总会多少流露出现代主义的影响,这在爱尔兰当代文坛尤其如此。
约翰·班维尔(1945-)是实践语言实验的最为重要的当代作家,几乎被公认为在世爱尔兰作家中的第一人。他的后现代小说是爱尔兰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最复杂、最富有想象力的文化产品。这些小说在形式上的复杂实验性质,以及它们相互勾连的复杂文本关系,都令人联想起乔伊斯和贝克特曾经的文学成就。他的《无法企及》《蚀》《裹尸布》和布克奖获奖作品《海》等小说,不断拷问艺术表征和现实真相的关系,在语言实验之外具有很强的元小说特色。
新的探索还体现在对于新主题的不懈追求上,不仅包括对题材的不断拓展,还有对于经典文本、经典题材的新解读、新运用。
首先,爱尔兰复杂的历史问题及伴随而来的对暴力、政治忠诚、民族主义霸权等问题的思考仍然不断出现在新的作品中,延续了前一个阶段的爱尔兰特色题材。北爱局势随着1998年《贝尔法斯特协议》的签订而渐趋稳定,北爱冲突主题的作品开始向“后冲突时代”发展,出现新的特点。帕特里克·麦凯布(1955-)的《屠夫小子》(小说1992,电影1997)和《冥王星早餐》(小说1998,电影2005)将关注点从描写暴力冲突,转向描写个体在暴力环境下遭受的精神创伤。罗伯特·麦克利亚姆·威尔逊(1964-)的《尤里卡街》(1996)在闹剧般的戏谑中瓦解了导致冲突的宗教、政治等二元对立的神圣性。安娜·伯恩斯(1962-)的布克奖获奖小说《送奶工》(2018)则从女性视角反思了政治暴力和男权话语对于女性的伤害。尼尔·乔丹(1950-)自编自导的北爱冲突电影《哭泣的游戏》(1992)是这一小说热潮与电影媒介结合的杰出例子。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