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听真正的上海故事,就得走到弄堂街市去(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福州路
群星璀璨莺无数,歌舞升平方日暮。
文化大街脂粉浓,一言难尽福州路。
福州路起始于外滩中山东一路,经四川中路等多条马路与人民大道相接。现在的福州路文化街主要是指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段,以经营各类图书、文化用品,充满文化气息著称。如今的福州路,相比于人声鼎沸的南京路,在四季里显得有些朴素和静默,掩饰了它曾经叱咤风云的岁月。早在上海开埠以前,福州路被俗称为四马路。而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分别为现在的南京路、九江路和汉口路。早在19世纪50年代初,神甫麦杜斯曾在这里布道,因而又被叫做“布道街”,这位神甫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出版机构,并雇佣了一批当时被称作秉华笔士的落魄书生当写手,来传播西洋文化。这批文人不断学习西学,又融合了自身的国学功底,便成为了海派文化的创始者。他们在福州路附近创办报馆、书馆、印刷所,成为当时上海出版业的前沿阵地。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中文报纸《申报》即是当时英国商人在福州一带创建的。
今日的福州路上,报馆已不见了踪影,却聚集着有上海书城、古籍书店、上海外文书店、科技书店等各大书店,以及经营办公和文化用品的百新文化用品、上海美术用品商店等。这里文化氛围浓厚,被誉为“中国文化第一街”也是名实相副了。作为海派文化的源头,福州路的历史就是中国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历史。
多伦路
曲折小街寻小楼,先贤踪迹有存留。
百年震耳埋声响,欲踏还须脚更柔。
“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这条以英国传教士窦乐安为旧名的小路,位于虹口区,本是四川北路的一条分支马路,街短而窄,路曲且幽。夹街小楼,鳞次栉比,风格各异。淡妆素颜,阅尽人间冷暖,犹自不动声色。一个多世纪来,上海走过了从开埠时期的沙船渔村到20世纪30年代的十里洋场直至形成今东方大都市的沧桑历程。这条全长也不过五百米的多伦路及其周边地区从一个侧面集中地展示了上海的历程印迹和文化缩影,在近代文化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巨匠及丁玲、柔石等从事小说、剧本等创作,以及左联作家组织领导革命文学活动,铸就了多伦路“现代文学重镇”的地位。而闻名遐迩的公啡咖啡馆遗址、鸿德堂以及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汤恩伯公馆更使多伦路成为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这里除了众多的名人遗迹还有众多小型私人博物馆,如古钱币展览馆、筷子博物馆、南京钟博物馆、藏书票馆、古陶瓷收藏馆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