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化妆,百花百虫皆入画(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和今人一样,古人修眉可去掉部分杂眉,也可直接去掉所有眉毛,重新设计眉形。修眉工具主要是镊子。据记载,长沙马王堆的梳妆盒中就发现了一把角质镊子,刀片可随意取下、装上,手柄上还刻有精美的图案。
描眉即画眉,战国时女子用柳树枝烧制成碳条,涂画在眉毛上。文献记载的较早的画眉材质是“黛”,青黑色颜料。一是青黛,来自植物粉末,把蓝草叶子和枝干水洗阴干,再研磨而成。用它画眉,可呈现青黑色、青色、蓝色、翠色、绿色等。还有一种石黛是黑色矿物,在专门的磨黛石上研磨成粉,调成“墨汁”,就水研磨,用眉笔蘸墨描绘。
唇,古今一样,都是彩妆的“重头戏”。早期,因朱砂没有黏性,上色不均匀,溶于口沫,掉色严重。后经不断改进,古人发现朱砂中加入动物脂肪,调和而成的红色膏状物效果很好,覆盖力和附着力变强,还能滋润口唇,称之为“口脂”,又名“唇脂”。
《释名·释首饰》中记载:“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古代唇妆主要就是红色,即便到了今天,红色依然是女性最为喜爱的口红颜色。
古代面饰
花草昆虫皆能入妆
面饰主要有花钿、面靥、额黄等。花钿,可粘贴在脸上的薄片饰物,如金箔、昆虫翅膀、云母片、鱼骨。形状有圆形、菱形、桃形、梅花形、铜钱形、雀羽斑形、三叶形、双叉形、鸟形等。其中,“翠钿”较为出名。它以各种翠鸟羽毛制作而成,颜色呈翠绿色。
另一种花钿特指在眉间额上绘画的妆饰。绘画形状简单精美,以红、黄居多。如今,这种花钿手法出现在不少古装剧中,也深得现代人喜爱。有现代化妆师分析说,那是因为额间描上花,填充色彩后,能让五官看起来更聚拢,显得更为精致立体,同时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花钿随着朝代更替,出现了许多新款式,比如寿阳落梅妆。花钿鼎盛时期的唐朝,有记录的款式多达十几种。但到宋朝,崇尚简洁美学,许多繁复的妆饰逐渐消失。
面靥,又称妆靥。“靥”,在古代指嘴两旁的小酒窝,面靥指古代女子在酒窝处的妆饰。妇女在酒窝处染红色圆点,商周时便有,相传主要是后宫女子月信时不方便服侍天子诸侯而用。但后来一位后宫舞姬认为酒窝处点上图案十分妩媚,后宫佳丽争相效仿,久而久之,面靥成为面部妆饰的一种。
面靥主要是红色圆点,用燕支点制。后期形状不再局限于圆点,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还有各种花卉的形状,称为花靥。西晋时有人用梳妆盒饲养“媚蝶”进行妆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