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上海小剧场戏剧四十年(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而《情人》(【英】哈罗德·品特编剧、赵屹鸥导演)、《开放夫妻》(【意大利】弗朗卡·莱米、达里奥·福编剧、郭小男导演)、《美国来的妻子》(张献编剧、陈明正导演)、《大西洋电话》(王建平编剧、袁国英导演)、《陪读夫人》(俞洛生编剧/导演)、《护照》(【法】皮埃尔·伯久阿特编剧、叶千荣翻译导演)、《鼠疫》(【法】阿尔贝·加缪、叶俊华导演)、《钓鹰》(【中国香港】陈志桦编剧、李容/李胜英改编、雷国华导演)、《楼上的玛金》(张献编剧、余莅杭导演)、《庄周戏妻》(曹路生编剧、陈明正导演)、《老式喜剧》(【前苏联】阿尔布卓夫编剧、戴榕导演)、《爱情泡泡》(杜村编剧、王晓鹰导演)、《奥赛罗》(【英】莎士比亚原著,李容改编、雷国华导演)、《野种》(王舞编剧、雷国华导演)、《东京的月亮》(沙叶新编剧,陈体江、【日】内山鹑导演)、《他人的钱财》(【美】杰瑞·
史顿纳编剧、【中国香港】杨世彭翻译/导演)、《背叛》(【英】哈罗德·品特编剧,谷亦安、芦小燕翻译,谷亦安导演)等剧目让小剧场戏剧终于在上海话剧界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并相对稳定地发展成“沙龙戏剧”,不同程度地致力于演出市场的开拓,在小剧场戏剧商业化上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1998年,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举办“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节”,至2020年已坚持举办了十届,为中外小剧场戏剧的艺术交流和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
进入新世纪后,上海的小剧场话剧再一次兴起,这次兴起跟上次的热潮不一样的地方,是带动了一批以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为主的观众群体走进剧场。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上海的话剧市场发展最快的时期,除了专业演出团体之外,越来越多的民营剧团和公司也排演了大量的剧目,许多外地或境外的话剧团体也带来了大量话剧作品,它们都极大地丰富了上海的话剧市场。
世纪之初,当代都市题材的小剧场话剧再次掀起热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上海现代人剧社排演的一些小剧场话剧如《WWW.COM》(喻荣军编剧、尹铸胜导演)、《去年冬天》(喻荣军编剧、滕学坤导演)等引发了久违的观剧效应。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