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同样温情的法官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两碗水都要端平” ——审判长雷经天
1937年10月,在全面抗战之际,延安发生了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逼婚而枪杀女青年案件。凶手黄克功是红军团长、战斗功臣,被害者是由太原投奔延安参加革命的16岁女青年刘茜。与以往的法庭片不同,《黄克功案件》在努力设计叙事结构的同时,也让每个与黄克功有交集的人物都凸显了矛盾性。这种矛盾,有的缘于难以割舍的恩情——审判长雷经天当年因姜片而被黄克功救活;有的缘于功与过的纠结,他的战友用“红军的法律”,试图为黄克功说情;学生说,刘茜投身革命,死在情场实为冤屈;76岁的爷爷却说,日本人杀了他全家,按照一命抵一命的古训,他愿意为黄克功抵命,以让黄克功多杀几个日本鬼子。
“两碗水何以端平?”审判长雷经天给出了“宣判”自己三个“死刑”的答案:一是人情死刑,拒绝了一切来为黄克功说情的战友;二是私情死刑,黄克功在长征时期是雷经天的救命恩人,他将此情深埋于心;三是特殊条例的死刑,中央苏区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规定对革命有功的罪犯可以减刑。最终,顶着巨大的压力,雷经天带领审判庭独立公开地审判了黄克功。
80多年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雷经天最大的温情。这样,为边区法制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因为有着雷经天这样一群人,当时的革命边区才得以逐步实现工农民主法制向抗日民主法制的转变,废除对有贡献的人在法律上的特殊照顾。
案结事了 ——“大法官”樊远平
电影《小镇大法官》塑造了一个在镇法庭工作二十多年的普通法官樊远平。在处理挖沙船主老四和私企业主赵玉明合同纠纷的案件中,樊远平一直劝说双方撤诉接受调解,不要因为小事弄僵邻里关系,但双方都坚持一定要分个对错出来。最后,法庭宣判赵玉明胜诉。樊远平为了做到案结事了,避免引发更大的矛盾,就自己给老四出赔偿款。老四却并不领情,敲着破锣去找赵玉明,两人在争吵中,发现樊远平凑钱给老四送去的事情,于是两人也静下心来反思了,最终达成谅解,关系和好如初。
从不孕不育引发的家庭矛盾,到狗咬狗这样的小事,樊远平不仅管,还要做到案结事了。当被问到这样做的原因时,樊远平说:“人民法官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嘛,你说的这些事看起来是小事,但在老百姓看来就是大事,人家找到咱们,就说明人家信任咱们。不管,就是辜负了信任。”
案结事了是樊远平最大的温情。二十年如一日,艰苦的条件、乡亲的质疑、妻子的不解……这些都没有影响樊远平的工作热情,也没有动摇他追求法律正义和社会和谐的目标。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