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上华章:“大上海计划”与中国建筑师董大酉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在2022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著的《海上华章:近代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将于近期出版。这是一本全面展现上海近代中国建筑师及其作品的专著。近代中国建筑师的作品是上海城市文化基因之一,体现了他们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上勇于包容和吸收西方建筑文化先进理念的开创精神,折射着上海城市的人文精神特质。全书通过介绍时代与社会环境、建筑师教育背景、建筑风格和代表作品,展现了近代中国建筑师在上海的建筑实践思想文化。希望籍由此书的视角,传承上海文化记忆,弘扬海派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使我们更加珍惜这宝贵的城市遗产。
本文部分内容摘选自《海上华章:近代中国建筑师在上海》,以供读者先睹为快。

探索|海上华章:“大上海计划”与中国建筑师董大酉


《海上华章:近代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封面
近代中国建筑师不仅在上海留下了数量巨大、功能俱全、风格各异的建筑作品,也曾参与到近代上海第一次全面的、综合的城市发展规划中。这一规划便是1930年5月由上海特别市政府组织制定的“大上海计划”。
“大上海计划”始末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上海特别市政府积极推进都市计划,希望通过对上海城市控制权的重新确立,将城市从租界为主导的局面中解脱出来,通过城市和市政建设,使广大市民对新的权力中心和主导文化产生认同,感受到新的政府有能力带领华界缩短与租界的差距,而且能够最后将之取代,并在世界上领先。
上海特别市政府组织当时的城市规划、建筑及各方面专家制定了一个“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然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上海计划”,为上海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大型的总体发展规划,在上海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开始着手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其出发点是开发位于下游的黄浦江和吴淞之间的港口。当时的上海特别市市长黄郛还提出两条具体设想,一个是修筑一条环绕租界的道路,另一个是在吴淞筑港,在吴淞和租界之间开辟一个新的市区,以削弱租界的重要性。由此可以看出这次规划的两大主要目的:一是开辟新市区,与租界抗衡,抑制其发展,二是使新市区能够逐渐发展为涵盖租界区域的上海的新中心。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