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底线》:从强戏剧性走向强现实性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尹鸿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电视剧《底线》的热播并进入话题“热搜”,似乎证明了强类型化、强戏剧性并不是律政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唯一“方法论”。
《底线》闯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律政剧创作之路:它通过来自现实的典型司法案例,用生活的鲜活性、社会的尖锐性和司法的复杂性,塑造了当代司法人的生动形象,既维护了法律公平公正的底线,又表达了崇德向善的关怀,体现了中国法治社会的进步,触动了观众对社会安定和谐的热切渴望,表达了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未来信心。
《底线》不是用人为的戏剧性、耸人听闻的案件奇观,而是用现实性征服了观众,用中国式法治建设理念感染了观众,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特色的“法治启蒙剧”。
《底线》的故事主要来自一个虚构的城市法院民事法庭,全剧以庭长方远为中心,上承“师傅”张伟民,下接 “徒弟”周亦安、叶芯,加上师妹宋羽霏、同事法助王姐,构成了剧中的“法官”家族。
虽然剧中也涉及刑事案件,但大多为普通的民事诉讼,并没有多少血雨腥风、惊天动地,多数案件都是道德与法律、合情与合理、公平与宽容、沟通与理解、和解与冲突等等的交叉地带,都是老百姓现实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利益纠纷、价值冲突、权利差异、观念矛盾,但恰恰是这些来自现实的“案例”,唤起了观众的关注、关心、关切。
大多数律政剧似乎离观众的生活都很远,但这部剧的题材却离观众的现实很近。人们在看到这些案件展开的过程中,都会问自己:如果是我遭遇了类似情景,自己会怎么办,应该怎么办,行为如何得到法律“授权”,选择会不会超出法律底线,如何在个人利益、他人权利、法律许可之中找到最合理的“边界”,如何在情与理之间达成平衡……正是这些问题的提出,《底线》激发了观众的法律意识、法律反省、法律认知,体现出一种法治启蒙的意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