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迈可与抗战烽火中的红色电波|不远万里:国际友人与20世纪中国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中有一批支持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友人,他们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对外传播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变,有一些留在中国,参与到教育、医疗、外交等事务中,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本书用非虚构写作的方式讲述这些国际友人的中国故事,借他们的目光来重返20世纪的历史现场。国际友人的个体生命经验与20世纪全球进步运动的思想与行动网络交织,与中国的革命与社会建设相互作用,呈现出一个复杂、动态的全球20世纪时代景观,也为反思当下的国际关系和全球秩序提供了独特的视野。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北平。炮火纷飞中,美国人和英国人合办的教会大学燕京大学,成为北平为数不多暂时安全的地方。
在战乱年代,燕京大学依然尽全力为学生们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当时的西方大学流行“导师制”学习制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校方准备效仿英国牛津大学的新思潮,在燕京大学试行导师制。
关于导师制相关说明的宣讲课堂在燕京大学最大的103教室举办,台下座无虚席,女学生李效黎来时差点找不到一个空座。战火纷飞的年代,李效黎不确定象牙塔一般的校园生活能维持多久,但她知道,敌人永远无法管制的是自己的思想。她决定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好好读书,用知识武装头脑。
讲台上除了李效黎的院长陈其田,还有一位陌生的外国老师。高高的个子,修长的体型,鼻子上架着一副精巧的眼镜。李效黎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鼻子,整个讲课过程中,她总是不自觉被这个外国老师的鼻子所吸引。李效黎猜到,这个外国老师,大概就是布告上介绍的,本次导师制的导师之一—林迈可(Michael Lindsay,1909—1994)。
一、  探访根据地,寻找红色中国
林迈可来到燕京大学可以说是一个偶然。林迈可出生于英国的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祖父是历史学家,在苏格兰格拉斯哥的神学院担任院长多年。父亲在牛津大学的贝里奥学院担任院长。林迈可自己也毕业于牛津大学,在那里,他先后学习了自然科学、经济学、哲学以及政治学。
1937年,林迈可刚刚结束在南威尔士州工业调查所的工作,正在寻找新的工作。时任燕京大学社会系主任的吴文藻教授,也正在为燕京大学即将实行的导师制实验物色导师人选。机缘巧合下,林迈可成为目标人选之一。尽管在当时,林迈可对中国还不甚了解,也没有听说过燕京大学,但他还是欣然接受了邀请。一方面他对于导师制在中国首次实行的实验非常感兴趣;另一方面,他也想更进一步地观察和了解中国与中国人民,深入理解神秘的东方文化。林迈可站在宣讲会的讲台上,向同学们讲述着导师制的计划。李效黎还不能完全听懂这样大篇幅的英文,尤其是林迈可的英文还带着浓浓的牛津腔,但她听明白了大致的概念。导师制的学习方式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更加锻炼个人的思维能力,这让她十分心动。她决定报名参加考核。经过英文论文和面试两轮筛选,李效黎成为入选的八名学生中唯一的女学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