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星:数字时代,肉身正在集体隐入世界的黄昏(3)
2023-05-25 来源:飞速影视
伊藤润二《漩涡》。日本恐怖漫画大师伊藤润二长篇代表作之一,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名叫五岛桐绘的漂亮高中女生,故事由她的男友——斋藤秀一从临镇的学校回到他们居住的黑涡镇开始。
楳图一雄《漂流教室》。《漂流教室》是一部日本的恐怖灾难漫画,故事叙述主人翁高松翔在一次莫名的大爆炸中,连同整所大和小学师生862人一同来到了荒芜的未来世界,他们必须面对彼此的猜忌、各种恐怖的怪物袭击与根本不晓得能否安然返回本来世界的绝望感活下去。现在回想起,“正式”步入戏剧领域的开端,像一次妥协。之前写过一个剧本,由我任教学校的学生演的,参加了大学生戏剧节,那个剧本里充斥我了个人的孤独和郁闷,比如一颗莫须有的行星“尼比鲁”(Nibiru),承载了我和主人公共同的末日情结,还有负罪的主题,这是我2009年的状况,写作是为了解脱,极度的自我表达。这部剧演出后,有两种声音,我比较在意的声音是某些评委老师说作者“自恋”,意思是批评作品极端的个人化。对于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这种来自“业内”的声音对不够自信的创作者是可以改变他创作轨迹的,现在看来它也不过是“市场”的口味问题。
不过我妥协了,试图让自己的创作社会化,比如担当《写诗》的戏剧构作和第一次做导演的《日常_非常日常》,前者试图给“写诗”的行为进行祛魅,把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对等起来,后者赋予几位中学生在舞台上反驳教育制度的象征性权力。后来还创作了《群众》、《向雪松的故事》等纪录剧场(文献剧),开始被一些人认识,登上了自己心之向往的几个戏剧节平台,但我发现这些创作是某种投其所好,自我会疑惑——它们与我有何关系?作品中出现的这些普通人与我有何关系?他们登上舞台又如何?我真的关心吗?答案是一系列的自我否定。
孙晓星《群众》(2014)2015年开始的“网络戏剧”(大家习惯这么叫)可能会让人产生误解,就是那几年后网络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比较流行,《————这里是分割线————》那个作品会不会是一种市场触觉的产物。很真诚的回答不是,那是我准备“回到自我”的第一个作品,之所以选择网络呈现,原因在于我不知道剧场里呈现它的办法。1999年,我有了第一台电脑,当时刚读初中,赶上千禧年的世纪之交,估计现在都不会有人想起当年人们有多么害怕“千年虫”问题。到了2000年,我们见证了从拨号上网到宽带普及,也在网络游戏元年登陆了《石器时代》,注册QQ和偷窥网吧出现异性网友视频聊天画面的电脑屏幕,我们的青春期几乎也是中国互联网的青春。但我知道当年我对新世界的认识是碎片化的,是小儿科的,我想通过一次网络考古把那些个人记忆和众人记忆挖掘出来,组成一幅中国互联网的线上公共青春全景。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