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首《少年行》,意气风发,李白王维塑造了盛唐最完美的少年游侠(3)

2023-06-22 来源:飞速影视
第二首诗写“边塞出征”。离开家不久便成了皇帝的御林军,随后就跟着骠骑将军辗转沙场,参加了渔阳大战。其实,谁不知道远赴边疆既辛苦又危险呢,但是保家卫国是男人责无旁贷的使命,纵然战死疆场空余一堆白骨,也会飘出侠义的清香。
听鼓角争鸣,望烽火边城,黄沙漫天的古道上闪烁着刀光剑影。策马扬鞭,一骑绝尘,将家国安危系于己身。那些遥远的相思,凄惨的离别,在少侠此时的身上都还未出现,他所关注的只是浴血沙场。这是王维的边塞梦,也是无数长安少年游侠梦想中的征程。
第三首诗写“奋勇杀敌”。少年游侠一个人便能拉开两张弓,敌军众多却全然不放在眼中。他身手矫健,从容地在战马上变换姿势,彼时正偏坐在金鞍上,慢慢抬起羽箭,瞄准发射的目标,再将敌军首领们逐一射死。

六首《少年行》,意气风发,李白王维塑造了盛唐最完美的少年游侠


第四首诗写“功成封赏”。“汉家”此处是以“汉”代“唐”,指朝廷君臣。意思是说,满朝文武开过庆功宴后,皇帝开始坐在云台上论功行赏。天子亲自走上前来授印,赏侯赐爵。最后一幕是将军佩戴着印绶走出明光宫(汉朝宫殿名)。此时,前三首诗中那位高楼饮酒、战场杀敌、箭无虚发的少年侠客,却忽然不知所踪。他骁勇善战,曾跟从将军赢得渔阳大战,为什么最后却被骠骑将军抢走了战功呢?恐怕是皇帝宠臣坐享其成抢占功绩,反倒是奋战沙场的勇士不受重视。相当一部分学者持此观点,认为王维最后一句诗取讽刺之意,发不平之声。
我的理解是,此句应专为刻画少年游侠“只报国恩,不贪虚名”而作。王维的《少年行》四首,虽独立成章,且各有侧重,但无一不是为刻画少年侠客而作。四首诗前后有序,叙事连贯,环环相扣,宛如一部“长安少侠成长史”。试想,当年“相逢意气为君饮”,信奉“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少年,在战争中出生入死、锻炼了胆魄、历练了灵魂的少年,此时应早已变为成熟稳健的侠客。而真正的侠客,应如李白所说“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如此,王维与李白二人笔下的少年游侠,才算真正进行了精神的对接与交流,并借此完成了对盛唐少年最为完美的塑造与讴歌。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