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佳片,血的教训——第三只眼看《炼狱》!(8)

2023-07-07 来源:飞速影视
尤显悲剧意味的是,其中不少指战员军服胸口不久前还挂着用英勇和鲜血换来的勋章,身上还留着与法西斯搏杀时留下的道道伤疤。其中有36人拥有“苏联英雄”的称号,其中著名的车臣战士汗帕沙努拉基洛夫曾一人消灭了930个德国鬼子。虽然后来苏联政府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对有军功的车臣族军人网开一面,将他们不予流放还特别优待安置,但也不允许他们返回车臣老家。英雄的功勋怎能与叛乱民族有丝毫的牵扯呢?于是,在身份记录上,“苏联英雄”车臣人巴依布拉托夫被登记为卡尔梅克人、马哈麦迪米尔佐耶夫被登记为塔吉克人,汗帕沙努拉基洛夫同时登记为卡尔梅克人和鞑靼人。

冷门佳片,血的教训——第三只眼看《炼狱》!


无论在政治层面还是在经济层面,车臣人在迁移地都处于社会最底层。赫鲁晓夫时代对迁移事件进行回复,车臣人可以返回家园,他们异常团结,展开驱离占领家乡的异族。在1957年,共有11万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奥塞梯人被迫逃离车臣。同样,赫鲁晓夫又同样不顾民意在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阿扎尔和奥塞梯等原先隐藏有民族矛盾的高加索民族自治地区也进行了一系列行政边界的调整。爆发!1979年爆发的阿富汗战争改变了这一民族缓和的趋势。苏联出于世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发展对其国内统一和稳定的恐惧,悍然入侵了一个穆-斯-林主权国家,召来伊-斯-兰世界亿夫所指。勃列日涅夫做出入侵阿富汗决定的初衷是为了阻止阿富汗兴起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影响苏联南部的穆-斯-林加盟共和国。结果却适得其反,因苏联南部的穆-斯-林对于阿富汗的穆-斯-林教友有着宗教文化上的认同,阿富汗战争引起的一个恶果却是穆-斯-林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倾向抬头。
1986年12月17日,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成千上万的穆-斯-林青年走上街头,暴乱者高呼要“清除俄罗斯人”,四处打砸抢烧。阿拉木图暴乱为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统一和稳定敲响了警钟。继阿拉木图暴乱,1987年7月至8月又发生了毗邻高加索的克里米亚鞑靼人要求重返克里米亚家园的示威活动。独立风潮同样也波及到了拥有众多逊尼派穆-斯-林人口的北高加索及车臣。苏军为挽回阿战失败的命运,将一批穆-斯-林加盟共和国士兵派去阿富汗。苏联原指望这些士兵可以感化阿富汗的穆-斯-林教友,可事与愿违,这些年轻的士兵亲眼目睹侵略者给当地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反而对侵阿战争产生了怀疑与动摇。对胜利失去信心而开小差的穆-斯-林苏军士兵屡见不鲜,甚至还有的被“绿化”,倒戈与穆-斯-林游击队并肩打击侵阿苏军。就在这背景下,领导车臣分离主义运动的“头狼”杜达耶夫走上了历史舞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