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纪录片《妖怪传》:原来中国妖怪这么有意思(2)

2023-07-07 来源:飞速影视
千百年来,人们对“狐”的态度一直在变化,在文明的“童年”时代,人类带着对大自然的懵懂和崇敬,对“狐”又敬又怕。随着社会的逐渐成熟,“狐”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撕去,从云端跌落的“狐妖”,走上了“被黑化”之路,直到《封神演义》故事的“妲己”到达了古人想象力的顶峰。
随后,在蒲松龄的笔下,历尽磨难的“狐妖”又重新获得了一种“同情感”,正是从“狐妖”这一元素中,我们得以窥见不同时代的社会与民间心理流变,体味中国文化的岁月变迁。
第二集《山魈》的主角是古人想象的山林怪物,代表着中国古人对山林的理解。由于山林并不可怕,所以古人创造的“山之妖怪”甚至有些可爱。与天空大海不同,山岳并非遥不可及,山魈也更像朋友。
古书中的山魈长得像人,只有一只脚,爱笑,爱吃螃蟹,却害怕爆竹,拥有伏虎的能力,会庇佑山中的行人,山魈虽然会偷螃蟹,但也会和人们合作种庄稼。早期山魈被尊为“山神”,代表古人对山林的敬意和“万物有灵”的信仰;后来人类开始对山林进行探索,山魈也从高高在上的“神”,变成了和人类“合作共赢”的“公正大妖怪”。
再往后,随着农耕业的发展,人们对山林的依赖度逐渐降低,山魈也逐渐被边缘化,变成了四处躲藏,专门捣乱的“妖怪”,流传在民俗故事中。
而第三集的主角是《龙》,它是中华民族想象出来的一种神兽,本集将跟随史料,一同追溯“龙”的形象及其寓意在我国的发展与变迁。在上古时期,龙的形象被中华民族想象出来,这一时期的龙是以自然界中的鳄鱼、蛇等生物为原型来“构建”。在先秦时期的《左传》《韩非子》等古籍中记载,龙曾被帝王当作坐骑饲养。
在《山海经》中,应龙协助黄帝斩杀蚩尤,随即登上了神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期望着依水为生的“龙”,能够带来更加充沛的雨水帮助丰收,先民们将水与龙联系在了一起,让龙的形象成为了更加美好的象征,并逐渐对其“神化”。
直到汉代,司马迁将龙的强大与刘邦的帝王相结合,为他打造了“真龙天子”的人设,让所有人感受到刘邦充满传奇的一生,这也使得后世帝王纷纷以龙自居。如今,随着封建帝制的结束,龙已不再是帝王的象征,而逐渐凝结为了一种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
还有第四集的《姑获鸟》、第五集的《神鸟》、第六集的《天狗》、第七集的《无支祁》和第八集的《蛇妖》,这些精彩的故事和充满想象力、生动而富有魅力的妖怪都在等待观众来了解,通过纪录片《妖怪传》希望能够带领广大年轻观众,褪去“妖怪”那些魑魅魍魉“刻板印象”的外衣,一起尝试厘清历史迷雾背后的自然、人文及心理变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