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老兵:一生无悔铸忠诚
2023-07-14 来源:飞速影视
「本文来源:兵团日报」
●兵团日报记者 徐彤彤
盛夏时节,行走在四十七团的广场上,一座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矗立在眼前,令人肃然起敬。纪念碑正中间刻着红色的“1949.12.22”字样,把我们带回了那段兵团人在大漠深处铸剑为犁、屯垦戍边的英雄岁月。
1949年12月22日,四十七团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的1800名官兵从阿克苏出发,在荒漠原野风餐露宿18个昼夜,徒步急行军790公里,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胜利平叛解放和田。
因为一道特殊的命令,这些刚从战争硝烟中走出来的军人,征尘未洗又走向荒原,就地转业屯垦戍边,把根深深扎在昆仑山下、大漠腹地,把一生献给祖国边疆——排长张友林当了水管员,机枪班长汪传德当了兽医,士兵李炳清当了水库大坝的看守员,士兵杨世福当了放牧员,士兵董银娃当了拖拉机手……
“不占群众一分田,戈壁滩上建花园!”
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就挖地窝子;开荒种地,没有牲畜,就用人拉犁耙;没有工具,就自己做扁担、编筐子。战士们用小推车推走一座座沙丘,用坎土曼砍断盘根错节的杂草根系,用人拉肩扛的方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开垦出万亩良田,建起了四十七团。他们用青春和汗水、热血和生命,用一生的坚守和执着,谱写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壮丽乐章。
在开展大生产、开垦大批良田的同时,战士们大力发展工商业,先后发展了轧花、皮革、纺织、采煤、发电等工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有效增进了民族团结。他们还积极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为促进团场发展、支援地方建设、促进社会进步等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
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转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沙海老兵。
如今的四十七团,枣林丛丛、瓜果飘香、高楼林立,曾经的万古荒原变成万顷良田,曾经的茫茫沙海变成军垦新城,曾经的沙海老兵们一个个老去,但沙海老兵的功勋和精神永远不会谢幕。
“我出生在这里,现在我的孩子、孙子都生活在这里,我们一家四代人扎根在和田。”董银娃的小儿子董万新说,“父亲这一代的老兵经常说,‘军装脱了,可军魂未丢;老兵走了,但军魂还在。大家把骨头埋在了大漠,把忠诚献给了祖国,无怨无悔’。这些话始终影响着我们。”老人朴素的话语里充满了对祖国的满腔深情,也诠释着“老兵精神”的含义。董银娃一家四代22口人,不少人在大城市上过大学、经过商,也曾走出过新疆,但受董银娃的影响,他们最终全都选择回到和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