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老兵精神永存

2023-07-14 来源:飞速影视
「本文来源:兵团日报」
●兵团日报记者 马雪娇 曹玲玲
合欢满枝,花木扶疏。8月3日,记者走进四十七团老兵镇,白墙红顶的职工新居掩映在绿树丛中,街头巷尾绿荫匝地。
“72年前,一支骁勇无畏的英雄劲旅横穿沙漠,挺进和田。72年来,军垦儿女屯田沙海,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在四十七团老兵精神展示馆里,讲解员夏天为游客讲述沙海老兵的故事。
1949年12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的1803名官兵从阿克苏出发,急行军790公里,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挺进和田,平叛剿匪。
此后,这些官兵就地转业,扎根大漠,屯垦戍边,为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就有夏天的外公王有义。
1961年,王有义的女儿得了小儿麻痹症,而那段日子,王有义带着生产小队忙于垦荒种地,没有时间带女儿去看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女儿落下终身残疾。
女儿叫王宗敏,是夏天的母亲。
有没有抱怨过父母?王宗敏说:“没什么好抱怨的。那个年代,大家都是先公后私,屯垦戍边是党和国家赋予兵团人的神圣使命,那是第一要紧的大事。”
王宗敏高中毕业后,留在团场学校教书。其间,她有机会调去条件较好的和田地区洛浦县工作。王有义得知后,找到团场领导说:“别人出去我不管,我的孩子就不能离开这里。”
就这样,王宗敏一直留在了四十七团。如今,她的女儿夏天也选择留在这里,成为四十七团老兵精神展示馆的一名讲解员。“我是老兵的后代,有责任把老兵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夏天说。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老兵们不仅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兵团事业,还要求自己的子孙也扎根在四十七团。
当兵、高考、调干……原四十七团团长王二春的儿子王亚平有7次离开四十七团的机会,都被王二春拦了下来。王二春说:“兵团事业需要后人接续奋斗,兵团精神要一代代传承下去,那么多老兵的子女都留在了这里,我的子女更不能走。”
距四十七团团部20公里处,有一个三八线老兵纪念园,300多位老兵长眠于此。每年清明节,都会有许多职工群众自发来到这里祭扫,表达对老兵们的敬仰和缅怀。
大漠落日,三八线老兵纪念园笼罩在一片金色中。老兵们逐渐离开人世,但老兵精神却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近年来,四十七团老兵镇充分发掘红色资源,围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沙海老兵村、老兵驿站、将军树等景点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吸引疆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聆听沙海老兵故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