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底反弹”的力量有多大(3)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唯有另辟蹊径,才能在逆境中求生存。船厂开始大量建造和销售油轮、车辆运输船、干货船、散装货船、拖捞船等民用船舶。企业转型的原因很简单:这些产品赢利多、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好。期间,船厂既从事民用舰船制造工作,也在利用成套大型设备从事机械制造加工生产,尤其是后者,一度成为船厂经营效益最好的领域。
为了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只要有能力涉足的领域,船厂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船厂积极参与向印度提供核电站的项目合同,同天然气公司、石油公司及其他领域企业合作生产一些专业器材和设备。
凭着企业坚实的军用船舶制造能力,波罗的海造船厂在民用船舶领域的项目竞争上有着独有优势,赢得了大量市场订单。他们为国外用户建造化学物质运输船,还与西班牙、葡萄牙公司签署了合同,建造在芬兰湾使用的破冰船,并参与了俄罗斯石油公司油轮采购项目的竞标工作。
当然,作为传统的军用船舶生产企业,苏联解体后,船厂虽然主要以生产民用船舶及相关产品服务为主,但在军用船舶建造方面也并非一片空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先后装备了多艘大型水面舰艇,其中“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恰巴年科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驱逐舰、“无畏”号和“鞑靼斯坦”号导弹护卫舰,无一不是出自波罗的海造船厂之手。
不断突破创新,方能屹立不倒。通过改革转型,百年波罗的海造船厂焕发新的活力。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要想闯出一番新天地,既要抛弃旧观念,还要主动创新转型,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先机,才能走出逆境、谋得发展。
危机往往是转机的肇始,自我重塑才能再现辉煌
时至今日,波罗的海造船厂依然是圣彼得堡市工业领域产值最大的企业,多年来综合产值一直位居俄罗斯国内同类企业前列。
成功之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在波罗的海造船厂,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当造船厂自行建造船只时,有近90%的设备不得不从国外采购,且这个比值仍在上升。其实,波罗的海造船厂并非没有能力生产舰船制造所需的机械产品,但其生产出的产品,离国际上通用标准有不小差距。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短板更是“难言的痛”。众所周知,在大多数欧美国家,造船公司负责舰船的设计、制造,即使设计公司参与其中,最终决策权也由造船公司牢牢把控。但在俄罗斯,设计局可以参与到舰船建造的全过程。
曾有一段时间,波罗的海造船厂因频频延长造船周期、超过预定交付时间遭到海军高层“吐槽”。船厂方面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从斯大林时代开始,设计局就从造船厂分离出去成立独立机构,设计师给出的方案经常与船厂的生产能力、实际情况不符。在沟通过程中,设计方案反复修改不仅降低了效率,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当造船厂和设计局的意见相左时,舰船建造就不得不暂停,等待高层对最终方案的拍板。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