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蹚出扶贫宽路子特色产业旺乡村村民脱贫展欢颜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原标题:特色产业旺乡村 村民脱贫展欢颜
“山上有金,地里有米。”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金米”二字寄托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乡亲们铆着劲儿想要过上好日子。
然而,村子地处秦岭腹地,山多地少,生活格外艰苦。大山里的老百姓只能靠种玉米、土豆,换取一些细粮,过着“吃水肩挑人抬、赶集翻山越岭”的苦日子。
2015年,金米村的贫困发生率高达21.85%,土地少,技能人才少,村民文化程度低,人均收入低,基础设施差。如何破解脱贫难题?当地政府将目光投向特色产业。
种木耳,成为金米村村民首选,当地群众一直有种植木耳的习惯。地处暖温带到亚热带过渡性地带,金米村冬暖夏凉、气候温和,是木耳适生区。
56岁的村民王极东从父辈手里学了木耳点种技术,“3年才能收个五六百斤,赚不到什么钱”。王极东说,种木耳最怕下雨,“一下雨耳子烂了,一家人的心都揪在一起”。
王极东对种木耳渐渐凉了心。妻子患上糖尿病,儿子还要读书,他卷起铺盖,到外地当起了建筑工。
2017年,柞水县开始将木耳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的重点来抓,在金米村建起现代农业产业园,出台一系列扶植政策。想多陪陪家人的王极东半信半疑地留在村子里。
村集体经济与企业签订借贷合同,为像王极东一样的农户免费提供大棚和木耳菌袋,并进行技术指导。耳农与村集体签下“借棚还耳、借袋还耳”的协议,承诺每季木耳采摘结束后,将成品耳上交统一销售,扣除借袋成本。
“合作社以每斤30元的保底价统一收购,扣除菌袋成本和集体经济提留后,每斤干木耳可挣7元左右。”一茬儿下来,王极东心里有了底。如今,他认领了两个大棚,3万多个菌袋,一年至少能有4万多元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他计划着,要多存点钱,给刚大学毕业的儿子“说个好媳妇”。
秦岭多宝,和金米村一样,位于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的蒋家坪村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既有女娲故里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有陕南地区特有的秀丽山水。
然而,绿水青山并没有转换成金山银山,村上2000余亩1974年种植的集体茶园,大部分已荒废搁置。
党员罗延会决定做“第一吃螃蟹”的人。2004年,他承包了村上430亩集体茶园。但由于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茶园连续多年处于亏损状态。
由于老县镇不是传统的茶叶重镇,到了采茶季,罗延会要为茶叶的加工和销路发愁。他只能每天一早雇人采茶,然后骑上摩托车“扫街”卖鲜茶。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