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输在起跑线:我于心不忍,却又步步紧逼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支持原创,请关注分享。本文1400余字,阅读需3--4分钟。
不能输在起跑线:我于心不忍,却又步步紧逼。
不能输在起跑线,这个伪命题至今为止也无从考证出自哪位高人之口。但它的影响力却和“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谬论一样,深入人心。
其实,自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起跑线就不一样。个人智商,家庭背景,出生地的教育资源等等,都存在差异,甚至天差地别。人生的跑道上,号令枪还未扣动扳机时,有的人已经遥遥领先一骑绝尘,有的人只能望其项背,甚至他人的起点就是自己的终点。输在起跑线?拜托,这压根不是一个竞技场。
如果非要给“不能输在起跑线”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只能说同一个地区的同龄孩子,在各方面大致相近的前提下,可以画一条起跑线,进行良性竞争。是的,竞争,而不是盲目攀比。竞争,是理性地力争上游,那是自强不息的源泉;攀比,是脱离实际的不甘示弱,那是滋长焦虑的温床。

不能输在起跑线:我于心不忍,却又步步紧逼


焦虑是“减负难”的元凶。
打个比方,把同学们的学习比作赶路,有的孩子脚力好赶在前头,有的孩子体质不好落在后边,但只要大家全力以赴,你追我赶的过程中,享受超越自己的乐趣,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个别人的举动破坏了这和谐的画面。
少数老师教学水平不足,所教学的科目在每次考试中排名末位,当然着急了,但是不想着如何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而是采取题海战术,大量布置作业,想当然地认为同学们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自己所教学科目上,成绩自然水涨船高了,再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不能否认,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杀鸡取卵的方式,尽管低效,短时间内还是会取得一定效果的。但导致了两个直接的负面效应,一是学生机械学习,和疲劳战术,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感;二是其他老师效仿,哦,你的学科占据学生这么多时间,我的科目作业他们没时间做,只是匆匆完成,这还了得,你安排一小时的作业量,我布置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总可以吧?只不过如此一来,作业量激增,最痛苦的莫过于学生了,于是又陷入了疲劳战术的怪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