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社会之疾,正义使命在肩费孝通(2)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有幸成为世界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的关门弟子。
他从此开启了一系列的人生蜕变,弃医从文,用自己的文笔之力,用笔做刀,斧正拯救人类灵魂的使命。
1936年秋天,费孝通登上“白公爵”号邮轮自上海赴英留学,师从现代应用人类学奠基人之一的马林诺斯基教授。
了解中国社会;依靠自己观察所得;将最可靠的一手资料进行科学研究;以此治疗来自社会的病痛。
这位“医科生”身在海外,使命在肩。
1938年,曾经的“医科生”费孝通,将曾经在中国农村的实地调研所得,汇编整理。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英文名就叫《中国农民的生活》。
《江村经济》很快成为欧洲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步入世界人类学著名学者行列。
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
《江村经济》的问世背后,却隐藏着费孝通少为人知的辛酸爱情过往。
24岁的费孝通与王同惠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聚会上相识。
费孝通习惯于调查式文稿的简练,王同惠的文字却如诗般多情。
自他们为合写一篇著作提议开始,便让他们初尝了人生悲剧的惨痛。
1935年9月,婚后的他们应广西省政府之邀赴大瑶山调研。
尽管前路变幻莫测,而他们却一路幸福激动。
12月26日,深山中跋涉的他们慌乱中迷路,费孝通误中瑶人设下的捕兽陷阱,双腿被兽夹牢牢夹住,无法动弹。
营救未果,急待救援。王同惠独自下山寻求救援,却遭山洪暴发,7天后,王同惠的遗体才被发现。那天,他们刚好成婚108天。
为寻得一手资料,夫妻竟天人相隔;天妒良缘,人生噩梦;为圆人生使命,医社会之殇;正义在肩,使命在身,费孝通敬业一生。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