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青春之歌》里许宁的原型,让杨沫的人生转了个弯(2)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其中,茅盾对两章内容情有独钟——第七章:卢嘉川、许宁、罗大方等青年知识分子,组团南下去南京请愿,结果反被当局抓捕在狱中;第八章:林道静因理想与思考方向的分歧,内心对曾经救过自己的余永泽产生了隔阂。
正是这两个章节,拉开《青春之歌》大幕的重要篇章,为林道静点亮爱国理想埋下了伏笔。

30年代|《青春之歌》里许宁的原型,让杨沫的人生转了个弯


请回答,1933
《青春之歌》的第十一章中这样写道:
大年三十的夜晚。在一间北平式的方格窗棂、白纸窗户的小房间里,透出了明亮的灯光和喧闹的人声——坐满在这里面的十来个男女青年正在高谈阔论……“我抗议!在这新年之夜,……不抵抗主义葬送了东北三省,使三千万无辜的同胞在水深火热中当了亡国奴隶!我抗议,大声向南京……抗议!”这个青年就是北大南下示威时,在火车上朗诵标语口号的许宁。他一边喊着,一边用他微眯着的圆眼睛向全屋的人严肃地扫射着,好像在寻找他的抗议的反应。
这场从内心深处撼动林道静的聚会,我在老鬼的《我的母亲杨沫》中找到了原型。杨沫曾说,1933年的除夕之夜,自己的生活才像缓慢行驶着的汽车,突然来了个急转弯,从此,一泻千里地转向了另一条道路。
1933年1月25日大年除夕,杨沫收到了妹妹白杨的邀请。她来到宣武门头发胡同的通顺公寓,见到了一批进步青年。他们中有后来的新四军文艺干部许晴;后来的《解放军文艺》总编辑,老共产党员宋之的;后来的云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陆万美;还有后来的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主任,中共老党员邸力等等。
原来,白杨的朋友许晴将白杨介绍到了苞莉芭剧社。苞莉芭,在俄文中是斗争的意思。而这个剧社是北平的左翼戏剧团体,宣传抗日斗争,颂扬真善美。当时负责剧社的是地下党员于伶和宋之的。那天来聚会的,大多是苞莉芭剧社的成员。
也许这就能理解,在《青春之歌》里的那场聚会上,卢嘉川为何会说出那一段富有戏剧张力的话: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