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北·河北人文地理解读」长城篇(下)|我的长城(17)

2023-07-27 来源:飞速影视
“长城的保护不是我们一群人、一代人的事情,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新颖的形式把保护长城这样一件文物部门一家的事变成每个中国人自己的事。”董耀会解释,“要让‘90后’‘00后’的年轻人主动亲近长城文化,体悟长城精神,参与到世界文化遗产、中华民族图腾的保护工作中来。”
董耀会注意到,2021年3月3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全票通过《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
在他看来,条例的出台为加强长城保护利用、阐释长城价值、弘扬长城精神,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解决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提供了有力法治支撑。

「大河之北·河北人文地理解读」长城篇(下)|我的长城


张鹏在使用无人机巡查长城。
>>用双手守护
2020年12月18日,秦皇岛城子峪长城。
雪后的长城上人迹罕至,山路上只留下一串奇怪的脚印。那是65岁的张鹤珊拄着一根自制的拐棍巡山时留下的。
脚蹬胶鞋、左手镰刀、右手编织袋,拾捡着游客丢弃的塑料水瓶,劝阻年轻人乱写乱画,给游客讲关于长城的民间传说……这是秦皇岛海港区驻操营镇城子峪村长城保护员张鹤珊的生活常态,即便大雪封山也是如此。
从1978年起,张鹤珊巡护村子附近的明长城已经40多年了。
因为守长城,从城子峪到平顶峪10公里长的长城沿线,老张几乎每天都要走上一两趟。40多年里,光爬山的胶鞋,他就穿坏了200多双。其间的每座山包、每条小路以至长城的每座城楼每个门洞,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因为守长城,老张成为中国长城学会的第一位农民会员,边保护边研究长城,他写下的笔记,放在地上有一摞子,七八十厘米高,还整理出了20多万字的长城考察笔记和故事传说。
秦皇岛市是较早试点长城保护员的地区。
15年前,城子峪村当时所属的抚宁县就成立了长城保护员队伍,制定责任制和年终考核制度,采取定地段、定专人、定责任、定补贴、定奖惩的“五定”模式运行。张鹤珊就是首批受聘的18位长城保护员之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