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较量——柏林之战,苏联为何牺牲30万人才赢得胜利(4)
2023-07-27 来源:飞速影视
这样的电报据说震惊了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当时的蒙哥利马将军。因为,他们在电报发出的前一天还在筹备攻打柏林的事。相传当时丘吉尔和蒙哥利马都提出了反对,但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艾森豪威尔却并没有改变他的决定。
▲ 艾森豪威尔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大局已定,但战争毕竟还没有结束,美国就已经抛开和自己形成同盟的盟军,开始算自己的小算盘了。身为盟军统帅的艾森豪威尔当然知道柏林是个难啃的骨头,对于进攻柏林要付出的代价他也算得很精细,至少要10万人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对于胜券在握的同盟阵营来说,它只想坐享胜利方的果实,却不想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更何况,攻占柏林对他来说除了取得最终的胜利,给美国带来的实际利益其实并不是很大,而如果美国民众知道用十万人的生命去赢得一场对他们来说不算重要的战役,那这场战役的胜利恐怕在选民们的心目中,性价比不高。
而英国也同样在计算着自己的利益得失,我们都知道,英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加入二战时,距英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仅仅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对一个经历了世界大战的国家来说,想要完全恢复国力是十分困难的。可以说,最后攻打柏林,英国是打不起的,无论是经济上还是人员上。因此,它同样希望坐享战争胜利的果实,而不想付出过多的代价。因为英美盟军有意地避开损失惨重的攻坚战,因此最后就只有苏联出面去赢得这最后一次战役的胜利。
彰显军事实力,震慑欧美
既然同盟军们都能看出柏林之战是个难啃的骨头,那为什么苏联会默认英美同盟军避开柏林之战,而它却愿意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和德国单挑呢?其实苏联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除了之前说的二战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就是苏联,所以苏联士兵对德国有强烈的复仇愿望以外,还因为苏联想要通过独自啃下这个硬骨头来彰显自己的军事实力,从而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当时欧美国家并不看好苏联,对他们的战斗力是持怀疑态度的,但经此一战,苏联充分地向世界展现了他们的战斗力。如此歼敌百万的巨大战役,即便是武器更为精良的英美同盟军都避而远之,不敢与之一战,苏联不但单独应战,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是绝对可以在国际舞台上扬国威的。战斗力的彰显其实也是综合国力的象征。这场战争的胜利,既是发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苏联领导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场博弈。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