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讲堂(第二季)回顾丨江南文化与海派旗袍(11)

2023-08-02 来源:飞速影视
旗袍的领子
晚清袍服里襟有半片,对于宽体袍而言,半片里襟可起到保暖作用。因为当时女性胸部要隐在衣服里面,形成一种含蓄的美。而民国旗袍发展成修身款式,所以如果有半片里襟在里面的话,显然既不合当时审美,也穿着不舒服。自然而然,旗袍裁缝就会把里襟慢慢挖去,尽可能变小。这也是对于身材的曲线美感的追求过程当中形成的一个改变。

江南文化讲堂(第二季)回顾丨江南文化与海派旗袍


20世纪30年代 藏青地印花罗衬绒旗袍内襟打开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藏
什么时候旗袍有腰身了呢?它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当旗袍逐渐贴体之后,自然而然地腰线出来了。之前从20世纪20年代时倒大袖旗袍开始都是梯形,而在30年代开始逐渐看到明显有收腰了,出现了侧腰省,裁缝吸收了西方的裁剪工艺,将旗袍剪裁得更加立体。20世纪40年代的旗袍就更突出了收腰设计,除了侧腰省,还出现了前后腰省。

江南文化讲堂(第二季)回顾丨江南文化与海派旗袍


20世纪40年代 赭地金色绣花毛呢夹旗袍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藏
侧衩与下摆是流行变化最快的一个设计局部。当时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民国时期呼吁女子恢复“天足、天乳”后,裸腿也开始流行。当时北平市长袁良对这个现象很不满意,他公开说裸腿不好。于是,女学生中极具影响力的《玲珑》期刊中出现文章回应他,“如果看见女子肉体外露,便会引起邪念,那么除非把女子面孔双手,所有的部位全部包上,那才不会有问题,不然只把双腿包了是没有用的。”这股风潮后来平息了,随之而来的女子露腿成为一种社会许可。《玲珑》周刊于1931年3月在上海创刊,1937年停刊。《玲珑》发行期间,正是30年代旗袍风行的高峰期。《玲珑》第一卷第19期中有见旗袍的夏季新装,在此刊物中,“旗袍”这个词第一次被书面化提出。文中描述“旗袍不妨长到脚背,但必须穿高跟鞋”,图中也可见长摆配高衩。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穿旗袍的形象已经由民国女子自己定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