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考察文明延续,切忌只观不变而忽略其变(2)

2023-08-02 来源:飞速影视
突出的连续性塑造独特精神标识——
中华历代先贤善于在持久中触摸变化的脉搏、在变化中勾勒持久的痕迹。西汉史家司马迁撰写巨著《史记》,就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定为至高目标。同时,中华民族又深切理解“鉴古知今”的要义所在。北宋名臣司马光发奋沉潜十九载,“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编纂成皇皇巨制《资治通鉴》,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中华民族通过进行仁义忠信的价值伦理与经世致用的政治伦理“双重书写”,赋予了中国历史无尽的政治和人文意义。这种意义赋予,既是记录历史,又是解释历史,更是创造历史。由此,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亘古亘今、日新又新。是故,中国人重视历史、借鉴历史且敬畏历史,中华文明五千年不绝向前。
深沉的历史意识孕育坚定的历史自觉,从而展现出强烈的历史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突出的创新性内化为无畏品格——
考察文明的延续,切忌只观不变,而忽略其变。动态的变迁往往是文明的活力所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常态之中蕴含着风起于青萍之末的质变。
遍考古今中外,任何国度的历史都不可能是笔直向前,任何地域的文明也并非一帆风顺。中华文明凭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革故鼎新的强大气魄,不断突破“山重水复”,屡屡迎来“柳暗花明”,从而具有无与伦比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
中华文明的更新,既有返本开新式的后来居上,如孔子所言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也有除旧布新式的雷霆万钧,如商鞅所主张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更有与时偕新式的伟大创举。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丰富自身,也馈赠他者」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互通有无、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并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