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生而为女人,不必说抱歉

2023-08-02 来源:飞速影视
伊说说,女性成长聚集地,愿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挡万千生活不易,欢迎关注。
写于1984年的《使女的故事》,看上去仿佛是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为了呼应同为社会意识小说《1984》而执笔的,但作为加拿大极富盛誉的文学皇后,玛格丽特的用意不仅仅如此简单。不论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还是叙事角度,无一不展示出特有的女性视角特征,以及对极权社会下女性地位浓墨重彩的描绘。
改编的同名影视剧已经斩获了第75届金球奖,影视剧的大爆也让人们对这本小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个诞生在遭受了核污染的世界,社会秩序崩塌,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的繁衍面临极大挑战,越来越多人法生育……在如此多压抑堆砌下的庞大世界,作者玛格丽特不再忽视女性的地位,直接用女性视角审视这个异化了的社会。
玛格丽特笔下的“基列帝国”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建立的极权社会,有共同的底层逻辑,极端暴力控制的高墙下,还需要忠诚的信徒为其控制社会而“添砖加瓦”。有乔治奥威尔的“老大哥”珠玉在前,玛格丽特依旧挑战写作《使女的故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为了唤醒女性意识的觉醒。

《使女的故事》:生而为女人,不必说抱歉


01“她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她没有做出归纳。”
“她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她没有做出归纳。”这句话摘自西蒙娜的《第二性》,女性的反思,早已成为这些拿起笔战斗的女性作家们关照的主题,而女性该如何反思,玛格丽特用故事循循善诱着,书中的情节前瞻性的描摹着这些情节:被禁止的堕胎自由,被物化为生育容器的女性身体,无话语自由,行动自由,完全仰赖着“统治者”鼻息生存的女性,在“眼目”的监视下完全没有喘息的余地,反抗的机会,作为享受过正常生活的女主角,在被教化的过程中:选择遗忘是痛苦的麻木,回忆是绝望的无力。

《使女的故事》:生而为女人,不必说抱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