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在巴山蜀水中(10)
2023-09-10 来源:飞速影视
春日天涯
在四川的日子里,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创作了许多艺术已臻最高境界的诗作,这也使他获得了暂时的精神安宁、解脱和自由。
李商隐是一个政治嗅觉十分敏锐的人,他清醒地看到,大唐王朝日薄西山,颓势已经不可避免。他以诗人的敏感察觉出唐朝中兴无望,诗作中反映出一种江河日下、黄昏渐近的时代精神。
“望帝春心托杜鹃”是浸透着佛家精神的一句诗。《华阳国志》《太平御览》《说文》《蜀记》《成都记》等均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望帝魂灵化成杜鹃,眼见故国灭亡,内心十分痛苦,每当桃花盛开之际,便一声声地叫喊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王朝的春天一去不返,整个国家看不到希望。看到国运将倾的趋势,而身在其中又无能为力,这才是李商隐最大的伤春。人生的坎坷让他心碎,但比起对国家衰亡的忧虑这又算得了什么?
李商隐曾经在府衙里仰望树梢上的花,这最高处的花,也是最后盛开的花,春日迟开之花,大器晚成之花:“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春日》)
李商隐将生命精神注入咏物诗,诗中皆有自己的身世和影子,皆有自己的精神和生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那个时代的底色,李商隐感受到了。李商隐诗的精神底子是悲凉的,洋溢着一种无可挽回的衰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在李商隐身上,积淀着整整一个时代的雨雪风霜。
李商隐去世时,只有好友崔珏作了《哭李商隐二首》:“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这在当时几乎是绝唱。
晚唐韦庄编选《又玄集》,选杜甫诗七首,李商隐四首。韦庄的后辈诗人韦縠编选《才调集》,选温庭筠诗六十一首,李商隐诗四十首,“温李”占到全书的十分之一。
《旧唐书》对李商隐的评价不高,《新唐书》评价稍好,到了宋代出现了模仿李商隐诗的西昆体,影响极大。而在清代,对李商隐诗的评价无以复加,最具普及性的诗选本《唐诗三百首》把李商隐列为第四,可见李商隐诗的可读性及其流传程度。而新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钱锺书选唐诗》把李商隐列为第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