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式强国战略(2)

2023-09-11 来源:飞速影视
迅速步入军事大国行列
1932年苏联的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9倍,比1928年增加3倍。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发电量比1913年增加6倍,农业机器数量增加4.5倍。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装备大部分能在本国制造。
1940年,“全国生产了1830万吨钢、1490万吨生铁和3110万吨石油”。当年的工业总产量与1913年相比增长6倍多,生产资料产量增长12倍多。未完成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仅进行了三年半,就因苏德战争而结束)中,国防工业的投资占到整个工业投资的四分之一。到1941年,苏联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提高29倍,劳动的动力装备率提高4倍。苏联机器制造、石油开采、拖拉机生产的总产量在欧洲高居榜首,在全世界排名第三;煤炭开采量和水泥的生产在欧洲居第三位。
B.A.佐洛塔廖夫主编的《俄罗斯军事战略史》显示,苏联红军的膨胀同样惊人:“1927年10月1日,武装力量员额约为61万人,到1935年就达到93万人,到1938年达到150万人,到1941年中期突破500万人。”
与之相适应,苏联的教育系统,最重视的既不是文科,也不是理科,而是工科。工程师在这个国家有着独特的地位。表面上看,苏联的工业化带有浓厚的政治运动色彩,但这运动的中坚力量,从来都不是基层群众,而是工程师群体(后来那些效仿所谓“斯大林模式”的国家,大多忽视了这一点)。这些工程师也确实不负众望,研发出大量让西方同行瞠目结舌的武器:“波波沙”冲锋枪、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黑死神”强击机……这些神兵利器,为苏联红军铸就了钢铁之拳。
在传统的4条出海口扩张线上,斯大林萧规曹随,从未忘记该做的事情。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新一轮强人政治的策略下推进的。强制集体农庄化、以重工业化为核心的五年计划、以军事导向引领的重工业化、苏联红军的急剧扩张等,迅速将苏联带入军事大国的行列。但一切是如此疾风骤雨,如此类似彼得大帝的风格,以至于很多反对者批判斯大林是中了老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之毒,背离了列宁的路线。对此,斯大林嗤之以鼻,视为腐儒之论,因为实践终将证明,他才是“列宁式外交战略”的最佳继承人。

斯大林式强国战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