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为何笑话王安石和苏轼?谁才是宋朝娱乐圈的顶级流量明星?(2)

2023-10-26 来源:飞速影视
词相当于今天的歌词,这叫歌唱艺术,极其复杂,发音和旋律都得配合得当,才能动听,不然就是跑调,一般音乐都是歌词 谱曲 旋律组成。要把词与旋律结合起来其实不容易的。因为一旦加上旋律就要注意平仄声调了,不然你唱出来会特别的奇怪。不信你把民歌“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红个艳艳个鲜”用说唱或者流行唱法试一下。所以开口音和闭口音的连贯也要注意。比如你把“来吧,来吧,相约98”,改成“来啊,来啊,相约98”就会变得特别难唱还不好听。
李清照在她的文章谈到,诗文的用字只要区分平仄就够了,但填词还要区分五音、五声、六律、清浊、轻重。比如有的词牌规定要押仄声韵,但仄声里边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三类,有些地方用上声字押韵就和谐能唱,用入声字押韵就没法唱了。
任何语言都存在连读会出现避免冲突,比如英语中,两个辅音开头的单词连读就得失去爆破,例如“sit down”。中文也是同理,如果连读就会让听的人听不清楚你说的是什么。于是写词填词的难度就增加了,因为你得找合适的词来替换,有时候一替换就会造成愿本意思就被改变,于是词类活用在这其中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比如名词作动词,著名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里面的“绿”就是点睛之笔。李清照在文中列举的五音、六律其实很复杂,不必深究,只需要懂,不是啥词都适合唱的就行。
所以汉语的特点决定了关注歌唱性来填词是一件高难度的技术活儿,如果你技术不行,那么你就得改意思,如果你技术厉害,那就是原本的意思不但没有失去,反而升华了。
《词源》中有记载,南宋填词名家张炎在看他父亲的填词的故事,填了个“琐窗深”不太好发音,改成“琐窗幽”,还不好唱,最后改成了“琐窗明”。
这前后意思简直就是反转。但是为了迁就歌唱性改也就改了。但如果是苏轼,那就不改,管你好不好唱,“琐窗深”就是有意境。为什么苏轼无所谓?很简单,就是因为写诗来说,“深”、“幽"、“明"三个字明明都是平声字,在近体诗里只要不做韵脚是完全可以通用的。干嘛要改来改去,诗是用来朗诵的,又不是用来唱的,所以如果唐代的诗人遇到宋代词人,两边绝对要大吵一架的。
并且,宋朝人唱词讲究“字正腔圆”,必须得让别人听清楚你唱的是啥,好的词是指大家不会听错词。所以单凡你看到的好的宋词,一定是那时候歌女喜欢唱的,并且容易唱的,这才流传下来。那种特别文学性,特别难唱,容易在舞台上唱错的,大多不会被歌女选择,于是淘汰。所以李清照才说,大众的才是艺术的。小众的那都是搞文学的老叔叔们的自嗨。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