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师节③|一家三代出了7位老师,最重要就是教师节(2)

2023-10-26 来源:飞速影视
这件事情对吴忠明影响颇大,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学生一起学习,让他对读书充满了兴趣,“感觉上学真好,所以后来上学都比较用功。”
1948年,村子附近开了学校,父亲就马上把吴忠明送进了学校。“当时生活很困难,村子里大部分的孩子都没条件上学,但我父亲还是坚持让我读书,一直读到考高中。”
对知识的渴望,让吴忠明一直保持着优秀的成绩,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高中,而当时大多数的学生都仅仅上到小学,就选择了回家务农。
“当时很缺懂知识的人,读完高中后,我可能会继续往上读,以后去省里任职,但父亲觉得我的知识够了,还是退学回家教书吧。”吴忠明还记得,父亲曾和他说:“教书育人是千秋大业,真正能做大贡献。”而成为教师,也是吴忠明从小的梦想。
高中就读不到一年,吴忠明选择了退学回到老家,19岁就成为了朱庄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
从教43年里,他一路从代课教师当到了校长,直至退休才离开校园。如今已经78岁的他,回想起当初退学的决定,未曾感到后悔,“我教书那么多年,培养了那么多的学生,有时候想想也很受感动,没什么可后悔的。”
年近八旬,但对于曾经教书的经历,吴忠明依然记得清楚。
“我刚当老师的时候,是1959年,当时我们这边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50%左右。”深知知识对一个农村孩子的重要性,吴忠明开始在教学之余,带着教师们去农村动员学生进校读书。
1963年,因为洪涝灾害,吴忠明所教的五年级班里,有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退学回家帮忙。为了让这个学生重返课堂,吴忠明放学后就去学生家里劝说,“我说家里条件不好,学费可以给他免了,书钱我来帮他垫,只要父母同意让他继续上学。”
去了七八次,学生母亲才同意把孩子送回学校,“我还记得,当时孩子头发乱糟糟的,他妈妈拿出了剪刀,给他把头发剪了,然后说让孩子回学校。”而这个学生也没有辜负吴忠明,一路考上清华大学,成为了一名高级工程师,一直和吴忠明保持着联系。
1980年普及教育时,吴忠明更是一出了学校门就往农村跑,挨家挨户的去劝家长送孩子读书,最终他所负责的片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0%多,“是我们那一片最高的,尤其是女孩子。”
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吴忠明育有8个子女,其中6个是女儿,他一直坚持无论儿女均一视同仁,尽管生活困难,但还是把6个女儿都送进了学堂。“当时很多人劝我,女孩子上什么学?你一个人拿工资,要供6个女孩子上学多累。但我觉得女孩子也能为社会做贡献啊,都是一样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