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探源」抗战时期新马华侨对中国共产党认知的转变——以《总汇新报》为主的分析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抗战期间,海外华侨积极支持祖国抗战,海外华侨与祖国的关系亦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其中,新马华侨与祖国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方面。大部分学者主要考察新马华侨与国民政府的关系,讨论主题涉及新马华侨与家乡、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以及对祖国抗战的贡献等。而学界对新马华侨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研究则相对不足。既有的研究,主要包括陈嘉庚与中国共产党形象的传播、新马华侨对八路军的援助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新马华侨的侨务政策及统战等问题,新马华侨对中国共产党认知方面的研究则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主要利用保存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华文报纸《总汇新报》,考察全面抗战初期(1939—1940 年)新马华侨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转变。《总汇新报》创刊于1908 年,1946 年停刊,是战时新马华侨社会了解国内信息和舆论的重要渠道。本文之所以选择该时段,主要是基于此一时期的新马华侨对中国抗战各方力量的关注。
本文主要从八路军的抗战行动及表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形象以及延安边区的治理三个方面入手,探讨抗战期间新马华侨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及其转变,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新马华侨转变的原因及其对新马华侨社会的影响等问题,以期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和海外华侨关系史研究的深入。
一、对中共军队抗战能力的肯定和赞赏:“重要生力军”
抗战爆发前,新马华侨对中国共产党的军队知之甚少,其认知也较为负面。全面抗战爆发到1940 年期间,新马华侨对中共军队的抗战角色予以正面肯定,将其视为“抗战生力军”。新马华侨对中共抗战军队的认知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包括初期对八路军的抗战能力的肯定,进而到对游击战的接受以及对中国抗战的讨论等。
(一)对“平型关大捷”以及中共军队抗战能力的肯定
新马华侨对中共军队的认知始于“平型关大捷”。由于中日双方实力悬殊等原因,国民政府组织的抗战屡遭失败。而在此抗战意志消沉之际,1937 年9 月25 日,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山西取得“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不仅给处于悲观的国人带来曙光,也给关注祖国抗战的新马华侨注入信心和希望,他们开始关注八路军这支陌生而神秘的力量及其战胜日军的原因。
1937 年10 月30 日,新加坡华文报纸《总汇新报》刊登《第八路军在晋北屡挫敌人》一文。在该文中,新马华侨认为“这一次我军在平型关大捷,博得全国同胞的欢迎”。平型关大捷引起华侨社会的热议。比如,一篇文章从侧面表达了其对八路军战胜日军能力的钦佩。文章反复强调,八路军战胜的日军是“‘支那通三鸟’之一的板垣征四郎指挥的精锐部队,是敌中之顽敌,寇中之强寇”。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