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从艰难抉择到英勇亮剑(3)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志愿军:雄兵出击》所展现的是从决策出兵到第二次战役结束这一段历史。纵观全片,《志愿军:雄兵出击》让观众对抗美援朝有了更为立体的感知,对“为什么必须打、靠什么能打赢”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1950年12月26日,接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的李奇微在寒风中飞抵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将士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答案将会在《志愿军》接下来讲述的故事中呈现。
写实的艺术 艺术的写实
■王 龙 马天宇
纵观世界电影史,一个国家的军事题材电影往往承载了这个国家重大的历史进程、关键的历史抉择,是保存国家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如何在更多元坐标上建构国家记忆,这是当代电影人的使命。日前公映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不仅呈现了大场面、多战斗的战场,更是一场关于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命运、战争与人文的综合思索,是用电影艺术建构国家记忆的一次有益探索。
怎样通过“熟悉的陌生化”为历史提供新的注解?怎样将史实精神与当代意识相融合,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志愿军:雄兵出击》在创作手法上,较好把握了历史与虚构、真实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既有“写实的艺术”,也有“艺术的写实”,从“历史的缝隙”中挖掘精彩细节,为历史增添了生命的温度。入朝首战,38军军长梁兴初指挥部队在熙川作战时,因情报有误、决心不足而错失战机。他觉得:“我们的战士不容易,队伍从抗日战争一路走过来,不希望他们在这个时候倒下。”这个细节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牺牲的沉重。因梁兴初延误了战机,彭德怀勃然大怒。但冷静过后,他语重心长地说:“牺牲是我们这辈人需要付出的代价,我们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这段撼人心扉的话语,化解了梁兴初的纠结与不安,也道出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
不久后,38军奔袭三所里、抢占龙源里、血战松骨峰,他们用战绩展现出了英勇,谱写了抗美援朝战争史上的浓重一笔。
该片在人物塑造上,比较得体地处理好了“大与小”“实与虚”“胜与败”等辩证关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运筹帷幄,把握国际国内的政治大局,着眼子孙后代的安宁幸福,综合权衡做出决策,体现了思路开阔、高瞻远瞩的特质和风范。以彭德怀为代表的志愿军司令部多位首长,以及战斗在一线的军、师、团指挥员,投身一线,身先士卒,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既体现出果敢睿智、指挥若定的指挥员风度,又展现出不惧艰险、坚韧顽强的英雄风貌。一线普通战士,与敌人进行血与火的殊死较量,直面生死考验,体现出英勇顽强、不惧牺牲、誓死坚守阵地的战斗精神。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