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不见“姐姐”(4)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没有年龄焦虑和容貌焦虑的姐姐们,在“三十而悦”的节目主题下,离普通女性越来越远,她们只需要在台上进行美丽表演,再说几句自我接纳的话语,便可以乘风破浪,相比之下,普通的30岁以上女性无法轻易获得这种松弛自洽的人生态度。
《乘风破浪》,舞台《自己》
节目播出之初,媒体人萝贝贝发微博说,“这档节目存在就是为女艺人提供机会和曝光率。很多话题的延展,虽然说话的人自己未必有成熟的逻辑和思考,但靠女艺人和女观众本能地诉说在产生价值。”
当《乘风破浪》成为一个正确的、无风险的、安全的“四不像”,它就同时与趣味和深度无关了。既然节目离地三尺,女性观众也清醒地知道自己无法在姐姐们身上参考如何突破性别困境,那么不如以嗑cp的方式重新打开节目。
这同样是一种价值。
03.
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姐姐”逐渐一无所有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的成功曾经让人以为那将是女性市场打开的开始,它为芒果TV带来了超过40家广告客户,珠玉在前,第二季于开播之初就获得了15家赞助品牌,但由于热度和口碑的双重下跌,第三季最初只有5家赞助商。
招商遇冷,让节目更加如履薄冰。以师姐身份回归的宁静和那英为节目带来了热度,创造出“宁那贝儿”的热梗,但在节目中,她们却各自代表两个先天权力集团,30位新到来的姐姐需要在其领导下完成表演。
对于女性力量的探索再次被收窄在成功学叙事中,没有自然、真实的摸索,缺乏逐渐形成姐姐之间独立生态的过程,而是论资排辈,率先以前辈的名义完成基础权力构建。讽刺的是,想要更加出圈,节目需要请到知名度更高的姐姐。
到了第三季,“姐姐”的IP已经略显尴尬,将“姐姐”二字摘去,或许意在寻找更广泛的受众,却也相当于砍去了节目立意的臂膀,姐姐们失去了女性共同体的身份,“乘风破浪”成为无本之木。
“姐姐”一词对女性而言意义重大,它出自韩国MeToo运动中的“姐姐来了”,代表着女性之间的互助与守望,以生发出站在一起、不惧性别暴力的勇气。去掉“姐姐”,意味着女性的性别表达空间再次被压缩,第一季尚有关于中年女性年龄焦虑和事业困境的讨论,而现在,节目已经不再需要姐姐本身了。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