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军政委开枪打逃兵?最勇敢伟大的一群人,被误骂了数十年(2)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1937年,也就是苏联20世纪30年代那场大灾难即将结束那会儿,考虑到军队受到的巨大冲击,苏联高层一度恢复政委制度,不过在这段时间里,政委更加偏重于思想政治建设这块,致力于提升苏军官兵整体素质。不过,苏军政委制度这一次仅维持了约3年。1941年,随着国际局势的急转直下以及德军突然入侵,苏军政委制度在一片狼藉中再次恢复。
众所周知,苏军在战争最初一段时间里可谓是兵败如山倒,德军战线推得极快,而苏军军纪又严,甚至连军事长官都无权擅自动兵。于是,数以百万计的主力部队在等待中莫名其妙地就成了战俘,甚至连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传到一些部队时,后者都怀疑其真实性。在这种危险的混乱中,苏军政委再次临危受命。从战争爆发到1942年10月,这不到一年半的短短时间里,苏军政委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开始变得有些复杂,甚至令最高统帅部都大感意外。

二战苏军政委开枪打逃兵?最勇敢伟大的一群人,被误骂了数十年


其实从原则上讲,苏联军队中担任政委的那部分同志,从培养到任命,都是从纯粹的思想意识工作者这个角度来筛选的。换句话说,他们本无权干预军事的决策。同时从军衔上看,政委往往比指挥官要低至少半级。不过咱们也知道,许多历史原因导致苏军军官常常才不配位,例如大名鼎鼎的库利克,连指挥一个师的能力都没有,居然靠高层的青睐获得了元帅军衔。相比之下,政委往往都是苏军之中的精英,思想觉悟及教育水平较高,完全服从领袖的领导与安排,别的不说,混乱之中,让这而人接管局面然而更加令高层省心。至关重要的一点:根据规定,在“特殊情况”时,政委可以接过部队指挥权。
本来,高层对政委们的期待无非就这两方面:第一,保证军队的忠诚,防止失败情绪造成哗变;第二,鼓舞士气,不要让失败和恐惧率先击垮苏军战士。然而,当政委们走上最前线,画风立马就变了:他们高喊着“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这样的口号,严格命令部队禁止后撤;甚至连最高统帅部的撤退命令传达到位后,有些苏军政委还要自作主张地怀疑这些命令是德军间谍伪造的。有些部队指挥官深思熟虑,做了一些十分高明的考虑,然而仅仅是因为进攻不够积极,或是试图短暂地撤退以保存实力,这而操作就会被政委扣上“逃兵”等大帽子。总而言之,时间一长,连朱可夫、科涅夫这些大佬们都发现自己的命令总是受到一股“无形力量”的阻挠,政委们反而成了绊脚石。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