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为何只“热”不“烈”?(2)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因此,《热烈》实际上提供了两种小人物的视角,背后代入的是两个不同的观影群体。反映到受众画像上,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热烈》的观影群体中,24岁以下的人群占比接近40%。也就是说,影片有大量的学生党观众和初入社会的观影群,他们更容易从陈烁的身上找到共鸣,在草根与各种势力的对抗中享受胜利的快感。
但《热烈》想呈现的并不只是“努力的人一定会有回报”,而是去探讨热爱与现实的对冲:是在热爱的事情中走向追名逐利,还是向现实低头,抛弃自己热爱的本心。为此,影片刻画了一些不成功的人,比如“千年老二”丁雷、因为自己能力不足选择退出的张翠彪、陈烁的妈妈和小舅等。对于那些已经经历过社会磋磨的人,陈烁式的成功更像是不切实际的童话故事,丁雷的失意、张翠彪的离开反而更能折射出生活的辛酸。从这个视角来说,丁雷最后选择上场带给这部分观众的情绪触动,甚至要高于陈烁完成丁雷大招的那个高燃场面。然而,这些人物的处理大多是工具化的,影片对此也只是点到为止,丁雷喊话陈烁“干死我”之后,便很快回到助力陈烁成功的主线上。
由此而言,《热烈》的两个视角之间其实是存在一定矛盾的,而影片强行抚平了两者间的冲突,同时也弱化了影片对现实层面的追问。因此,虽然《热烈》勾勒了一个完整的逆袭故事,但套路化的人设和情节并未突破平庸。很大程度上,燃、爽、炸的观感确实弥补了口碑,但对不少观众来说,这样的观感并不来自于小人物的逆袭、努力终有回报的过程,而在于街舞文化本身的舞台冲击感和电影视听语言带给人的情绪调动,一旦影厅内灯光亮起,周遭人散,影片的“热烈”氛围便很快消退,一如快餐让人无从回味。 拧巴的大鹏 影片呈现出差异化的观感,除了受众群体经历的差异外,还取决于大鹏在创作上的拧巴感。 作为网络视频创作风口下成长起来的初代创作者,大鹏对流量密码、市场喜好的拿捏,帮助其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后来跨界电影,《煎饼侠》赢了票房、输了口碑,大鹏也开始更关注如何平衡电影的市场价值和内容价值,并在之后的作品中一次次尝试。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