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第二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专场(2)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人文与科学的相遇,碰撞出了哪些生命哲学?
“伏羲女娲图”早在1983年就成为了东方与西方、古代与当代、神话与科学各种议论话题的焦点,原因是竟然有人把它和克里克和沃森于1953年发现“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结构正是双螺旋线结构”结合在一起。这到底是科学与艺术的相通,还是现实与历史的相似?除了外在形态上的巧合,是否另有隐喻呢?据于军教授介绍:“伏羲和女娲是我们中国人假设和神话了的始祖,而DNA是科学揭示人类起源的物质基础,它们是人类生命起点的不同表述。同时,伏羲手持矩尺,用来丈量土地。女娲手持圆规,用来研究天象。响应了天圆地方、阴阳调和的传统理念。而DNA分子结构中,也有碱基的亲和、互补配对的原则。除此之外,这二者都是人类对生命繁衍之谜的认知和解开生命繁衍之谜的渴望。”这看似脑洞大开的一次想象,却在节目中为我们逐一解答了其中的奥秘与合理性。从在漫漫黄沙中生存奋斗五百年的高昌古国到泱泱华夏大地,人们生要抱团取暖,死也祈愿能够找到生生不息的信仰支撑;今天,科学技术真的可以让人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我们也需要深思我们的文明发展、技术进步究竟要去向何方。
“找回属于中国的审美精神,开拓一个衣冠王国的新时代”
她曾参与2014年APEC会议、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的服装设计工作,她是我国服装设计专业第一位女博士,她就是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楚艳。近两年,她开始从事丝绸之路上中国传统服饰的复原研究和艺术再现工作,她走遍西安、敦煌、新疆乃至丝路沿线各国博物馆,去寻找千年前的文化印迹。节目中,她带着身着艺术再现服饰的三位真人版“木俑”惊艳出场,从染料的选择、面料的细节到款式的结构,似乎让我们重新看见了那个自信、开放、包容的盛世大唐。最后,“观唐”再现服装大秀,让我们近距离的感知到了一带一路沿线的历史遗存,领略到了中华文明的服饰之美。现场观众大饱眼福,网友直呼过瘾。同时,这样的一场秀,也引来了张国立老师的疑问:高难度的艺术再现服饰,意义何在?楚艳在节目中坦言:“我们这一代服装人接受的时装教育甚至审美教育,很大程度都受到西方时装设计的影响,时装的话语权一直在西方,我们应该重新拿回我们在国际服装舞台的话语权。
我们要通过对于传统服饰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找到那份高级的对美的品味,找回属于中国的审美精神,找回中国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够有足够的创造力去开拓一个衣冠王国的新时代。”历经流年辗转的“绢衣彩绘木俑”穿越时空隧道给我们带来今生的温暖与盛放未来的自信,只有用心的去体会其中的美好,才会寻找到与历史的衔接点,才能更加自信从容的知来处,明去处。让沉睡的国宝活起来,更是让我们的心燃起来,积极主动地去建构一种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阶级的生命意识与历史发展意识,燃起一片热爱传统文化的虔诚,燃起一片创造经典引领时代的赤诚。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