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雄鹰”(2)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孩子的母亲发现拉齐尼快撑不住了,她绕到冰窟窿右侧,试图伸手去拉,“咔嚓”一声,冰层再次破裂,她也掉进水中。一时间,四个人都在水里挣扎。
路过的人见此情景,立刻拨打报警电话。在校园内巡逻的警车迅速赶到。喀什大学派出所辅警王启鹏第一个冲上来,跪在冰面上,把离他最近的木沙江慢慢拉了上来。随后而至的喀什大学餐厅管理员王新永,趴在冰面上,匍匐前行,慢慢接近了拉齐尼。看到伸向自己的手,拉齐尼用最后的力气把孩子托出水面,发出微弱的声音:“先救孩子!”
王新永把孩子拽上岸,交给来援助的王启鹏,再回头时,拉齐尼已经沉入了湖中……
在三米深的湖底,拉齐尼的双手依然是托举的样子。灰褐色的旧棉袄上,沾满了泥,只有胸前的党徽,鲜红夺目。

拉齐尼的家中,保存着一张爷爷头戴黑毡帽与解放军亲切交谈的照片。
他的爷爷凯力迪别克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护边员。上世纪50年代初,得知解放军要去吾甫浪沟巡逻,凯力迪别克主动请缨当向导,并把自家的四头牦牛都贡献出来。他对连长说,解放军给我们看病、送药,还帮助盖房子、送草料,一分钱都不要,就是一家人啊。你们有困难了,我能不出力吗?
吾甫浪沟是中巴边境的重要通道。全长一百六十多公里,巡逻一趟,要翻越八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山岭,还要八十多次蹚过寒冷刺骨的冰河,那里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
巡逻队行进至第十天,在热斯卡木山谷,凯力迪别克拦住大家。他趴在地上,听见隐隐的轰鸣声。他让战士们赶紧躲到山沟的另一侧。声响越来越大,不到一刻钟,雪崩飞驰而下,瞬间就填平了刚才的沟底。真是好险啊!凯力迪别克的丰富经验,挽救了整支队伍。
凯力迪别克还曾用牦牛驮着界碑走了五天五夜,将界碑竖在祖国的边境上。吾甫浪沟的十八块界碑,都是他领着战士一块一块立起来的。护边,成为他最重要的工作;一干,就是二十一年。
上世纪60年代初,凯力迪别克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村子里最早的七名党员之一。常年在高海拔下工作,六十多岁的凯力迪别克得了肺气肿、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力不从心的他准备把护边的担子交给儿子。

永远的“雄鹰”


图左为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图中为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新疆平安网 如歌摄。图右为拉齐尼·巴依卡,新华社资料图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