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帕米尔雄鹰”: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不能让界碑移动哪怕1毫米”
拉齐尼离开那天,帕米尔降下了一场小雪,清冷的空气透着悲凉。
16年,5840天。帕米尔,是拉齐尼守护的家园。
拉齐尼的家,在海拔4100多米的木孜阔若通道入口,这里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
拉齐尼所在的塔吉克族牧民家庭,一共出了13位护边员。祖父、父亲、拉齐尼,他们一代接一代守护着祖国西部边境线。
半个多世纪前,红其拉甫边防连成立,哨卡建在海拔4300米的帕米尔高原上。
巴依卡(右一)与官兵在巡逻途中。
塔吉克族祖祖辈辈都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一出生就和牦牛为伴,常年奔波在冰河雪峰间,自然而然地成了边防官兵巡逻的“活地图”。
拉齐尼的爷爷凯力迪别克,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护边员。他告诉孩子们,新中国成立后木孜阔若通道只有三四户人家,自己那时经常配合解放军执行任务,战士们也经常吃住在他的毡房里。
当时,解放军交给凯力迪别克一个任务:“不能让界碑移动哪怕1毫米!”
“我们人在哪里,边防线就在哪里,一定要守好!”这句话,凯力迪别克记了一辈子。他要求子孙们谨记在心、代代相传。
“看,那就是界碑。”拉齐尼(右)手指着雪山,对身边的战友说。
吾甫浪沟,中巴边境一条重要通道。官兵在沟里巡逻一趟,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达坂,还要80多次蹚过刺骨的冰河。
军用地图上,吾甫浪沟被密密麻麻的“等高线”包围着。至今,它仍是全军唯一一条只能骑乘牦牛巡逻的边境线。穿行这条“死亡之谷”,离不开一个经验丰富的当地“向导”。
得知边防官兵要巡逻吾甫浪沟,凯力迪别克主动请缨当向导。从此,凯力迪别克的子孙们便和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官兵并肩巡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