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死地而后生!惊心动魄的冀南“四·二九”突围战(18)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四·二九铁壁合围”, 冀南抗战史上日军规模最大、我方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大“扫荡”。有资料称, 在这次反“扫荡”斗争中, 共有2300余名抗日军民牺牲了生命。
冀南党政军机关和部队在“四·二九铁壁合围”中遭到如此严重的挫折, 是有深刻的教训需要吸取的。
首先, 是机构庞大, 行动不便, 与残酷的斗争环境和频繁的战斗行动不相适应, 不仅限制了自身的行动, 而且也拖累了部队的行动。
其次, 侦察情报工作不够, 特别是战略、战役侦察较差, 跟不上作战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敌人大的军事行动, 很难准确判明其作战意图。有些部队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情报工作, 一般的战术、战斗侦察力量也比较薄弱。相比之下, 日军却有一套完整而严密的情报组织, 不但能够了解掌握冀南八路军部队的活动情况, 而且还经常散布谣言制造假情报, 以假乱真, 诱使八路军上当受骗, 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第三, 对日军的战术变法研究不够。自1941年底以来, 日军在战术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和新特点, 我军对此缺乏深刻的研究, 因而不能适时地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 影响了部队的指挥与作战。
“四·二九铁壁合围”后, 冀南的抗日斗争形势更加恶化, 根据地面积缩减了五分之三, 抗战力量也受到了巨大损失, 地方党的支部垮了近二分之一, 大部分村政权成了“两面政权”以致完全资敌, 冀南军民的抗日斗争进入更加艰苦的阶段。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