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森林的回归(3)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看似“野生”的林子,相对普通公园养护成本较低,但老赵的任务也不轻松。为突出森林特性,公园在保留32株加杨、国槐、桧柏等原有大乔木的基础上,新种了银杏、元宝枫、楸树、梓树、银红槭等乔灌木21种470株。同时,种植崂峪苔草、萎陵菜、绣球、毛茛、玉簪等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36种,还铺设了600平方米的冷季型草坪。
植物种类更多样,意味着更丰富的养护措施。
一入秋,丛生元宝枫的叶子会变成漂亮的金黄色。它很娇贵,不同于大多数树在秋天修剪枝条,而要在春季生长期修剪。绢毛匍匐委陵菜的黄色小花开起来像野花,但若不盯着,周边杂草就会疯长。
从每年过完春节开始忙“浇春水”和裸露土地补植,修剪花卉、施肥、病虫害防治,到冬季树木保温防冻,一年四季的养护方案都不相同。
方案的制定者,是东城区园林绿化局绿化一队。每天老赵工作的同一时刻,绿化一队养护组管理员滕炜毅也会在这一片区巡视,哪些树枝该修剪、哪些树该打药防病虫害,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滕炜毅随身带着剪刀和锯,一路走一路修剪,发现养护问题就指导工人们及时调整,回去后再伏案整理成材料。
和这位园林专业毕业的“学术派”不同,滕炜毅的搭档李凯是有着三十多年实战经验的老园艺师傅。
来这儿工作后,李凯补上了土壤学、花卉学、昆虫学,还参加大量培训和考试。因为仅靠老师傅们传下来的经验,并不够科学。
90年代李凯刚来北京时,国槐生一种虫叫尺蠖,俗称“吊死鬼”,走在树下唰唰往人身上掉,“跟下雨似的”。现在,国槐每年要打三遍药,但不是固定的几月打,而是根据物候来判断,比如第一遍要在洋槐开花时,效果才好。
“变”是绿化的难点,每一年每一季都不一样,跟天气、湿度、物候都有关。于是,绿化队的队员们就把经验写出来编成册子。
“绿化人都把树当成孩子养,有经验的,看一棵树的照片就能认出来在什么地方。”李凯说。
绿化人们也有难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化养护工作越来越精细,管理难度不断增加。
最难的是修剪行道树。李凯说,树下停的车、路旁的栏杆都成了“路障”,为防止落枝划伤车顶,他们只好给114打电话挪车,派工人在这值守,什么时候开走什么时候开工。一直不挪车怎么办?他们又想出一招,买来棉被、棕垫铺在车上,再上手修剪。
时间也有讲究。由于园林车车型较大,怕影响交通,开工得避开居民出行的高峰期。打药更得在夜里“偷着打”,在新中街是11点到凌晨2、3点打,在簋街则要等到凌晨四五点吃夜宵的人散去才能开始。工人连轴转,加班、大夜班是常态,全程“监工”的管理员,一宿下来也常常嗓子都哑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