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育民族团结之花①|湘影有好声,湘吐情更深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蕾 通讯员 朱丽君 刘明泽 郴州报道
对口援疆,同心筑梦。
2023年5月,郴州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接棒援疆,继续擦亮“郴州援疆”品牌,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发展进步、湘吐两地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努力写照“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画面。
“皇家坎儿井”和“黄大老爷渠”的故事在托克逊县伊拉湖流传已久,郴州第十批援疆工作队以此为切口,对接推动黄冕事迹的挖掘工作,有效促进两地交流交往工作及填补黄冕事迹的空白。
三湘大地与天山南北的故事,正在不断续写;郴托情缘,在这朵民族团结之花中,更显情深。
托克逊县坎儿井(龙口)
追根溯源
湘影有好声
90岁的托克逊县老人王维夫从1958年就开始寻觅一个名叫“黄大老爷”的汉族人。
当时,托克逊县修建阿拉沟水渠,王维夫访问了当地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说:100多年前,有个名叫“黄大老爷”的汉族人,带领了几百名屯兵,在伊拉湖戈壁上挖渠引水,整整挖了一年多,挖了一条30公里长的水渠,为了防渗漏,还用苇席卷着石头,堵在水渠两旁,渠底还铺了破毡。
旧渠遗址至今隐约可见,但这条水渠要经过寸草不生、涓滴不存的40多公里的沙石戈壁,用苇席、破毡怎么能挡住惊人的蒸发和沙石戈壁的渗漏泥?结果水渠只挖了一半,水却一直没有引下来。
后来,1845年左右,由林则徐指示动员、实际总指挥者和实践者黄冕主持,率领46户屯垦兵卒和当地群众以伊拉里克原有坎儿井为例,开挖了16道坎儿井,民众至今还称这些坎儿井为“皇家坎”,伊拉里克坎儿井得到了最大规模的开发推广和使用,带动了伊拉湖乃至全县范围内的挖坎热。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