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心伍:一生痴迷武学,行侠仗义,为何最终选择悲痛归隐?

2024-01-13 来源:飞速影视
一个人所以学武,若不能卫国御侮、精忠报国,也当行侠仗义、济危扶困。如果以武济恶,那还不如做个寻常农夫,种田过活了。——金庸
儿时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梦想过仗剑走天涯,也曾经渴望着自己成为传说中的武林高手,一呼百诺,做一代枭雄。但是实际上,大多数披着披风想要成为超人的孩子,最后无一例外都成为了那些在职场上庸庸碌碌的普通人。大千世界,能够真正成长起来的,毕竟只是少数,曾经儿时的梦想,最终也会转化成为一本本包装精美的武侠小说,一部部制作精良的武侠电视剧,给予人们最后一点慰藉。
但是实际上,在清末民初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我们不仅仅拥有战争中顶天立地的英雄人才,也拥有数之不尽的武林高手。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在那个年代,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武林不再只存在于传说里,高手们也不再选择大隐于市,纷纷挺身而出,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与传奇。
作为当时赫赫有名的“虎林七贤”之一,杜心五在中国民国时期武林中的地位,是不可逾越的。他曾经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富家子弟,到后来成为敢于刺杀慈禧,为吴女士看图片的大人物,与他年少时期的努力一点也分不开关系。而他整个过程的蜕变,还要从他的童年开始说起。

杜心伍:一生痴迷武学,行侠仗义,为何最终选择悲痛归隐?


幼年奇才
1869年,杜心五出生于一个家境不错的富裕家庭。
小时候,杜心五的家中长辈们并没有打算送他去习武,而是致力于培养他在诗歌方面的天赋。杜心五本人也非常喜欢读书,但是比起读书,他的志向似乎更加存在于武术之中。
当时杜家的大人为了强身健体,在闲暇之余,喜欢练武。杜心五每每完成自己的课业,便来跟着大人一起练习。长此以往,竟然也学得有模有样。大人们商讨过后,认为杜心五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决意送他去练武。
八岁之前,杜心五跟着武士石彪学习“飞蝗石”,技艺十分精湛。当时他本就自己天赋异禀,再加上师傅全心全意教授,家人在背后大力支持,进步不可同日而语。很快就在当地小有名气。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