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妖怪化物到宝可梦——专访《日本妖怪化物史》译者王子豪(3)

2024-01-13 来源:飞速影视
《日本妖怪化物史》这本书大部分篇幅写的是化物,因为纵览古代、中世、近世的日本妖怪文化,“化物”是大多数故事的主角。它们来自人类生活,无论是为了复仇还是报恩,抑或是与人类坠入爱河,化物的故事都遵循着人类世界的逻辑。这种逻辑或是佛教的因果报应,或是各自所处的历史时代的伦理人情。但是,诸如河童、天狗、赤鬼这样特征鲜明的“妖怪”才是如今妖怪文化的主角。
这或许意味着现代文化的类型由“叙事导向”朝“数据导向”的转变,也就是说,以前人爱看的是妖怪演绎的离奇故事,现在人追求的是出演故事的妖怪的“人设”(妖设?)本身。这也是妖怪形象沿革体现出的文化史转变,也是蛮有趣味的。
冯周:自井上圆了、江马务、柳田国男到小松和彥,“妖怪学”在日本已经成为一种显学,从上世纪末开始的“妖怪热”也未见退潮。有趣的是,井上圆最初是希望研究妖怪来破除日本文化中的迷信,传播科学,但在百年后,妖怪反倒成为了日本文化确定自己身份、向外传播的一张名片。您对于日本的流行文化、特别是 ACG(Animation动画、Comics漫画、Games游戏)文化是相当熟悉的,可否谈一谈为何“妖怪”会成为日本 ACG 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如今日本人又是如何看待“妖怪”的?
王子豪:如果把日本流行文化中的“妖怪热”简单归结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或者是文化政策扶持推广,我想这些万能答案是失之空泛的。
我想列举两件大家耳熟能详的妖怪艺术:一是江户时代画家鸟山石燕的《画图百鬼夜行》,二是有世界第一IP游戏之称的《宝可梦》。
也许对熟悉日本ACG的朋友而言,诸如水木茂的漫画《鬼太郎》《日本妖怪大全》、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大热的妖怪题材动画《夏目友人帐》《怪化猫》《鬼灭之刃》等作品中的“妖怪”元素是更为直观的。但我想,某种意义上,上述作品仅仅是在创作中化用妖怪题材,而《宝可梦》或许能够在元(meta)的角度解答妖怪的流行。
在任天堂敲定“宝可梦”这一官方译名前,这个IP在中国坊间有个日文直译的名字:口袋妖怪(PocketMon-ster)。换言之,以皮卡丘为首的这些可爱小家伙,其本质被定义为能装进口袋里的便携式“妖怪”。
如果我们沿用江马务的术语,这一只只宝可梦(近日《宝可梦朱紫》发售后,截至目前宝可梦总数达到1008只)不再是世间普遍存在的“化物”,而是像河童一样被设计、创造出来的“妖怪”。宝可梦世界中有一种叫做“宝可梦图鉴”的东西,记载每只宝可梦的相貌、属性、性格等信息,还会添加两三行有趣的描述——这正是江户画家鸟山石燕在《画图百鬼夜行》的做法。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