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的自私行为?为什么搭便车效应在我们中间激烈蔓延的真相揭露
2024-01-13 来源:飞速影视
我们之前分享了一些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比如马太效应、从众心理、心理投射和旁观者效应。今天,我们要聊一下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概念——搭便车效应。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种现象:有些人总是习惯享受他人的努力和付出,而自己却不主动做出贡献。
这种行为在行为经济学中被称为“搭便车效应”。
这个名词来源于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有些人总想着坐别人的便车,省钱又省力。
搭便车效应的原理很简单:当我们参与一项共同活动时,个体倾向于减少自己的投入,寄希望于他人的努力能够弥补自己不愿努力的部分。这样一来,一部分人的付出会超过正常水平,而另一部分人则沾光、搭便车,即使不付出什么,也能分享劳动果实。
让我们通过几个实际的案例来更好地理解搭便车效应:
1、室友共同整理房间:当室友们约定一起整理房间时,通常会有人愿意主动参与,清扫地面、整理书桌等。然而也会有搭便车者,只是坐在一边看着别人努力工作,却不为任何人提供帮助。比如说共同卫生是个共公的空间,有些室友会积极清洁公共区域,整理厨房、打扫客厅,但也许有一两个室友永远不参与,甚至从不洗自己使用过的餐具。
2、群组项目合作:在工作场所或学校中,小组项目通常需要每位成员共同努力,分担工作任务。然而,总是有一些人将自己的工作轻松放过,并依赖于其他人为整个团队付出努力而不劳而获。
3、公共车站的捐款箱:想象有一个公共车站的捐款箱,人们可以为改善车站环境进行自愿捐款。不幸的是,仅靠少数人的慷慨捐款是不够的,因为大多数人倾向于享受改善的环境,却希望其他人来支付代价。
4、群体抗议活动中的示威者:在抗议活动中,仅有少数人冒着生命危险,以争取权益和社会公正。其他人可能兴高采烈地赞扬并声援,但并没有亲自参与,只是站在一边看戏,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生活当中,像上面的情形其实有很多,我们也不一一来举例说明。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