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巴以访古之旅:献身于毕生热爱的北大考古博士刘拓往事(4)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2015年7月,25岁、尚在北大读研的他,趁暑假开启了第一次伊拉克访古之行,动因之一是伊拉克重开国家博物馆,二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突然崛起,在占领伊拉克北部地区后,竟然大肆劫掠文物、销毁古迹。
为此,他提前半年准备,做了详细的路线和日程规划,不料仅过了10天,他被该国军方逮捕的消息就传至国内,原因据说是“被当成恐怖分子”。后经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介入,刘拓平安获释,此时已在牢房中被关了14天。
3年之后,当他公开讲起这段经历时,很多人为他周身散发出的单纯、执着所感动,刘拓自己却说,对当时的做法非常悔恨和抱歉。
2017年,刘拓第二次前往阿富汗,这里既被称作“亚洲之心”“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与中国古代史密切相关。
他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驱车5小时,终于亲眼得见了高约55米的巴米扬西大佛佛龛,可惜由于塔利班的轰炸,佛像本身几乎荡然无存;而后,他乘坐小飞机降落恰赫恰兰,“做梦一般”地被一群士兵荷枪护送,圆梦阿富汗的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深谷中赫然独立、精美绝伦的贾姆宣礼塔,在游客留言本上自豪地用中文写下感言。
2017年,贾姆宣礼塔下,一名士兵与当地的文物管理员合影留念。(摄影:刘拓)
伫立于贝格拉姆城的砖墙下,他想起1400年前玄奘法师曾行至此地;路遇传统制陶小村,见喀布尔人三三两两铺开鲜红的地毯,第一次意识到战乱中的人们也需要娱乐,会相约在风景宜人之地野餐……
后来,刘拓把这些经历和感受如实写进了《阿富汗访古行记》一书,2021年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印行,很快获得加印。写作过程中,刘拓也进行了自剖,他认为自己是“典型的理科脑”,更习惯客观地调查与记录。在拍摄、梳理、分享的过程中,似乎可以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因此觉得自己有价值。
《阿富汗访古行记》出版之际,刘拓已在文物大省甘肃的一所高校获聘副教授,但2021年8月,听闻塔利班武装人员进入并控制喀布尔之后,他在亲友的理解和支持下选择了裸辞,计划第三次访问阿富汗——那份抢救性记录文物、在世界考古“擂台”发出中国声音的使命感,不由分说地压倒了职业的“稳定”。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