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起“造谣”事件数据分析:命案与事故成重灾区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胡鑫宇的尸体是假的!”
“有女教师给幼儿园男童喂避孕药!”
“有学生被老师打死!”
这些耸人听闻的言论,实际都是今年发生的典型网络谣言。今年4月公安部网安局发起“百日打谣”专项行动,截至7月21日,全国共有21个省份公布了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193起。
九派新闻记者梳理这近两百起谣言的典型案例,发现它们存在相当多的共性:超过8成的谣言诞生都是为了赚取流量;半数的谣言都属于造谣“刑事案”;还有近1/7的造谣竟然都是团伙作案。
挖掘这些典型的网络谣言,我们试图弄清这些耸人听闻的鬼话,究竟是如何捏造出来的。
【1】超8成造谣只为流量,胡鑫宇案有人传谣167条
古人说流言止于智者,却想不到如今谣言始于流量。
公安部网安局数据显示,全国193起典型“打谣”案例中,共有166起都是为了“博取关注“以及“吸引流量”,占比高达86%,另有7起属于为了“报复他人”。
为了流量,许多谣言制造者都吃起了“人血馒头”。今年2月江西胡鑫宇失踪事件在网络引起轩然大波。与客观理性的判断相比,充满了怀疑主义的阴谋论,往往能获得更多网友的点赞和关注,这就让许多谣言有了可乘之机。
数据显示,目前193起典型的“打谣“案例中,有10起都来自胡鑫宇案件,浙江、江西、黑龙江均有发布。许多谣言制造者恨不得要把胡鑫宇的“人血馒头”吃干榨净:在江西公布的案例中,上饶市的揭某某为博取流量,在网络平台频繁发布关于胡鑫宇的谣言,数量足足高达167条。
吸流涨粉的尽头,便是“谋利”。有21起典型“打谣”案例都提及造谣者是为了谋利变现。曝光的案例中,广西吴某某就通过各大购物APP购买商品,后发布相关商品网络谣言信息向网店商家实施敲诈勒索,获利300余万元。
而为了钱,许多造谣者更是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例如江西抚州陈某某为骗取捐赠物资牟利,竟然称“抚州上游水库坝体坍塌,犹如人间炼狱”。随后借机还自己编了一份倡议书,直接呼吁社会向其捐赠。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